第161章 龙科院之行,郭院长被吓坏了(2 / 2)
能够从秦风嘴中说出更多的经费这句话,那可以肯定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现在军费吃紧他们龙科院的经费也不多,自己的日子也是过的紧巴巴的,并没有太多的经费用来研发计算机。
这倒并不是郭院长既想要先进的计算机,又想要更少的投资,也没有这么好的事情,这就是现在的现实情况。
“要投入多少?”
想到这里郭院长语气带着一丝谨慎问道。
然而秦风却并没有直接回答,因为他也知道这次项目经费可能会有些多了。
“郭院长,这集成电路如果应用到电子计算机上用来取代现在的晶体管,那性能将会爆炸式的提升,运算次数至少在百万级以上。
如果我们工艺继续进步,可以在更小的硅块上集成更多的晶体管。
比如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
那个时候电子计算机就将变成超级计算机,运算次数可达千万次、亿次甚至数十上百亿次都是有可能的。”
在他重生之前,全球最先进的超算基本上都已经达到了百亿亿次每秒,也就是一百亿个一亿。
世界上第一台达到一亿浮点运算效率的计算机诞生于76年。
距离第一台集成电路计算机的诞生也就十来年的时间。
所以秦风这话已经是尽可能往保守上说了。
只要给他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他可以将这个时间缩短一半以上。
不过以现在龙国的国力来说却有着不小的困难。
但他还是画下了这个大饼,希望能够从郭院长这里多要来一些投资。
他也并没有打算一步到位,只要能够在55年之前把这台集成电路计算机造出来就行了。
毕竟集成电路研制难度很高,需要投入的资金量也非常大。
他现在也终于能够理解为什么有时候明明项目很好,但却依旧还忍心放弃了。
就比如成为了很多人遗憾的运十项目。
比如灯塔一号卫星导航项目。
比如65型接触式光刻机项目。
在80年代光是海空军以及第二炮兵被下马的关键项目就多达45项,涵盖了远程轰炸机、大型运输机、武装直升机、核潜艇、航母以及导弹等。
也正是因此也导致很多领域被国外卡了脖子很多年,一直到21世纪之后才得以追赶甚至赶超。
这些关键项目又有哪一个不是遗憾呢?
但当时的经济和民生发展才是主题。
如果说当时做的决定是不对那肯定也不对,不然的话就不会有国力强盛的华夏了。
只是很多东西都需要做出抉择,现在也是如此。
秦风可以接受项目的进度放慢,但他不接受这个项目无法立项。
不然的话以后想要再追赶上的话,就要花费更大的力气。
郭院长听到秦风画的这个大饼之后也是怦然心动。
他也知道这是秦风为了经费在给他画饼,但他依旧有些忍不住这张大饼的诱惑。
“你还没回答我,需要投入多少?只要能办到,我会尽量想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