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财富自由,从教人填志愿开始 > 第162章 研发过程

第162章 研发过程(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测试结果显示,这种材料的隔热性能完全符合设计要求,而且重量和强度也达到了航天标准。

老刘带领团队将气凝胶隔热材料安装到能源系统原型上,进行了极端温度环境模拟测试。

实验舱内的温度从零下一百七十三摄氏度逐渐升高到一百二十七摄氏度,再从一百二十七摄氏度迅速降低到零下一百七十三摄氏度。

能源系统的各项性能参数始终保持稳定,没有出现任何异常情况。

“测试成功了!”负责监测的工程师兴奋地喊道。

团队成员们围拢过来,看着监测屏幕上的数据,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赵宇拿出手机,给陈如轩发了一条信息:“陈总,极端温差防护测试取得成功!”

陈如轩收到信息后,立刻赶到了实验室。

他看着眼前的能源系统原型,伸手触摸了一下包裹在外面的气凝胶隔热材料,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大家做得非常好!”陈如轩说道,“这又是一个重要的突破,我们离目标又近了一步。”

“不过,我们不能骄傲自满,接下来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需要解决。”

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陈如轩身上,等待着他的下文。

“载人深空探测任务中,航天器的通信存在延迟,月球通信延迟约1.3秒,火星通信延迟更是高达20分钟以上。”

“这意味着,能源系统必须具备高度的自主控制能力,能够在没有地面实时操控的情况下,自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陈如轩的语气严肃起来:“这对我们的控制系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我们必须研发出一套可靠的自主控制算法。”

马克教授点了点头:“陈总说得对,自主控制是载人深空探测能源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

“传统的控制算法在复杂的太空环境下,可能会出现响应不及时、决策不准确等问题。”

“我们需要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出一种自适应、自学习的控制算法,让能源系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调整运行参数。”

赵宇皱了皱眉头:“人工智能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要研发出符合要求的控制算法,难度很大。”

“而且,载人航天对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要求极高,任何一个微小的算法漏洞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难度再大,我们也要迎难而上。”陈如轩坚定地说道,“这是我们必须攻克的难关,没有退路可言。”

“赵宇,你负责牵头组建自主控制算法研发小组,挑选团队里最优秀的软件工程师和算法专家,全力攻克这个难题。”

“马克教授,麻烦你提供技术指导,凭借你的经验,相信能够给团队带来很大的帮助。”

“好的,陈总。”赵宇和马克教授同时应道。

自主控制算法研发小组很快就组建完成了,小组的成员都是来自各个领域的精英。

他们中有经验丰富的软件工程师,有精通人工智能算法的博士,还有熟悉航天控制系统的专家。

研发工作正式启动后,小组的成员们就进入了高强度的工作状态。

他们每天都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研究国内外相关的技术成果。

他们还建立了复杂的太空环境仿真模型,用于测试和优化控制算法。

起初,研发工作并不顺利。

他们设计的第一代控制算法,在仿真测试中频繁出现问题。

有时候,能源系统会因为算法决策失误,导致能源分配不合理,影响航天器的正常运行。

有时候,算法的响应速度太慢,无法及时应对突发情况。

小组的成员们都很着急,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虑。

有一次,在进行连续七十二小时的仿真测试时,控制算法突然出现了崩溃,导致整个测试被迫中断。

负责测试的工程师看着电脑屏幕上的错误提示,忍不住拍了一下桌子,懊恼地说道:“怎么会这样!我们已经修改了无数次了,为什么还是会出现问题?”

赵宇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别着急,越着急越解决不了问题。”

“我们坐下来,好好分析一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小组的成员们围坐在一起,对着电脑屏幕上的代码和测试数据,逐行进行分析。

他们从早上一直分析到深夜,终于发现了问题的根源。

原来是算法的自适应调节机制存在缺陷,在太空环境参数发生剧烈变化时,无法及时调整控制策略,导致系统崩溃。

找到问题根源后,大家立刻投入到算法的修改工作中。

他们重新设计了自适应调节机制,引入了深度学习算法,让系统能够通过不断学习,优化控制策略。

为了验证修改后的算法性能,他们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仿真测试。

每一次测试,他们都要记录下大量的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有时候,为了等待一个测试结果,他们会在实验室里通宵达旦地守候。

马克教授也经常来到研发小组,与成员们一起探讨算法的优化方案。

他凭借着自己丰富的航天领域经验,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

有一次,马克教授发现算法在处理应急情况时,决策逻辑过于复杂,导致响应速度变慢。

他建议简化决策逻辑,采用分层决策的方式,将应急情况分为不同的等级,根据等级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研发小组采纳了马克教授的建议,对算法进行了优化。

优化后的算法,响应速度明显提高,在处理应急情况时,能够快速做出准确的决策。

时间一天天过去,研发小组的成员们熬红了眼睛,消瘦了不少,但他们的脸上却始终带着坚定的信念。

他们知道,每一次的测试,每一次的修改,都是在向成功靠近。

三个月后,第二代自主控制算法研发完成。

研发小组对算法进行了全面的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算法的各项性能指标都达到了设计要求。

在复杂的太空环境仿真模型中,能源系统能够自主完成能源分配、故障诊断、应急处理等一系列任务。

即使在通信延迟达到二十分钟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运行,确保航天器的能源供应。

当测试结果出来的那一刻,研发小组的成员们都激动得拥抱在一起。

长时间的辛苦付出,终于换来了回报。

赵宇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陈如轩和马克教授。

陈如轩赶到实验室时,看到研发小组的成员们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心中十分欣慰。

“你们太棒了!”陈如轩说道,“自主控制算法的研发成功,为我们的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我们的载人深空探测能源保障系统已经基本成型,接下来就是进行全面的集成测试。”

集成测试是对整个能源系统的综合检验,也是项目研发过程中的最后一道难关。

测试将模拟载人深空探测的全过程,包括航天器发射、在轨运行、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返回等各个阶段。

测试过程中,将对能源系统的各项性能进行全面的考核,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需要重新进行优化和调整。

集成测试的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团队成员们将各个部件组装成完整的能源系统,然后将其安装到模拟航天器上。

他们还搭建了一个庞大的地面测试平台,能够模拟太空环境、航天器姿态变化、各种故障场景等。

测试前,团队成员们对能源系统进行了仔细的检查,确保每一个部件都安装到位,每一个接口都连接可靠。

陈如轩亲自来到测试现场,查看测试准备情况。

他走到模拟航天器旁边,仔细观察着能源系统的结构布局,时不时向身边的工程师询问相关情况。

“陈总,所有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随时可以启动测试。”赵宇汇报道。

陈如轩点了点头:“好,启动测试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