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怎么连只雀儿都没打着(2 / 2)
“哦,无妨,无妨。不知道也就罢了。”
他说着,目光扫过太子那堆积如山的猎物,又瞥了一眼灰头土脸、手臂带伤的赵景砚,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毕竟太子殿下与几位皇子都英明神武,一心为父皇狩猎,建功立业。这营帐之间发生的些许小乱子,自然入不了诸位的眼。”
此话一出,赵景砚的脸色当即就沉了下来,方才那点施舍般的得意荡然无存,只剩下被冒犯的怒意。
他猛地转头,厉声呵斥道:“沈励行!你把话说清楚!阴阳怪气的给谁看?这围场内外皆是父皇的御林军,铜墙铁壁一般,能出什么乱子需要我们几个皇子亲自守着?”
赵景砚一发话,他身边向来没什么主见的赵景瑄也跟着帮腔:“就是!二哥说得对,我们一心为父皇狩猎,也是一片孝心。再说了,真有事,不还有禁军和侍卫吗?哪里轮得到我们插手。”
他这番话听着憨直,却也说出了在场不少人的心声。
赵景渊倒是没开口,只是眼底闪过一丝精光,目光在沈励行和默不作声的赵景砚之间来回扫了扫,不知在盘算什么。
眼看几人就要在此争执起来,高台之上传来一声冷哼,带着天子独有的威严,瞬间让剑拔弩张的气氛凝固了。
“够了!”
皇帝皱着眉,目光冷冷地从太子赵景曜脸上刮过,语气里满是不悦:“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他顿了顿,声音缓和了些:“今日是秋猎,你们专心猎物,原也无错。只是方才营中的确出了些意外。”
皇帝的目光转向一直低着头的赵景砚,这一次,眼神里带上了几分难得的赞许。
“嘉安受了惊,坐骑失控,险些酿成大祸。幸得景砚反应机敏,不顾自身安危将人救下,才没出岔子。”
这话一落,太子和四皇子、五皇子的脸色顿时变得极为精彩,青一阵白一阵,像是被人当众扇了一记耳光,火辣辣地疼。
皇帝似乎嫌这记耳光还不够响,又补了一句。
“他虽空手而归,却比你们猎再多猎物,都做得更好。”
全场霎时一片死寂。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那个看似平庸、一直被兄弟们压得抬不起头的三皇子身上。
之前在场的人自然看得分明,但许多也进林子狩猎才回来的王公子弟们一脸不可思议。
一个平时从不见出头的懦弱皇子,他竟有胆子救郡主?
赵景曜的拳头在袖中攥得死紧,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父皇这是在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打他的脸,抬举老三!
正在这时,一名负责清点猎物的司猎官大约是觉得气氛太过诡异,连忙快步上前,高声禀报道:“启禀陛下,秋猎猎物已清点完毕!”
这声音打破了僵局,皇帝也顺势收回了目光,淡淡道:“念。”
“是!”司猎官连忙展开手中的名录,“太子殿下猎得麋鹿三头,野兔一十二只,飞禽若干,位列第一!四皇子殿下猎得……”
随着一长串的名单报下来,毫无疑问,太子的猎物数量遥遥领先,其后跟着的几位世家子弟加起来,都不及他一人之功。
皇帝听完,看向赵景曜的脸色又好了几分。
毕竟是他疼爱的儿子,亲封的太子,自然对赵景曜也有几分偏爱。
“嗯,不错,太子上前听封。”
方才的屈辱和难堪仿佛被这“位列第一”四个字冲刷得一干二净,赵景曜脸上重新堆起得意的笑容,上前一步,躬身行礼。
“儿臣在。”
皇帝的目光落在他身上:“按照秋猎的规矩,猎物最多者,当赏金令箭一支,若有何愿望,都可以和朕说。望你日后也能如此,凡事拔得头筹,不负朕望。”
“儿臣遵旨!谢父皇恩典!”
赵景曜高高举起双手,从内侍手中恭敬地接过了那支通体鎏金、象征着围场无上荣耀的金令箭,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志得意满。
看着如此意气风发的儿子,皇后亦是满面荣光,与有荣焉。在她看来,这便是储君该有的风采,是她儿子碾压旁人的铁证。
正在此时,一道略显虚弱却清晰的女声,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
“父皇,嘉安觉得……三皇子也该有赏赐才是。”
此言一出,场中刚刚缓和的气氛又一次绷紧了。所有人的目光,都从太子身上,齐刷刷地转到了声音的来处。
只见嘉安郡主在钟毓灵搀扶下,正缓步从软帐那边走来。她的小脸依旧苍白如纸,嘴唇也没什么血色,但那双往日总是盛气凌人的眸子,此刻却清明一片,再无半分癫狂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