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又翻身了(2 / 2)
“陛下,臣……臣家中老母病重……”
“陛下,臣前些年征战落下的旧伤复发,实在不堪驱驰……”
“陛下,粮草调度非一日之功,还需从长计议……”
昭明帝看着底下这群平日里养尊处优、一到关键时刻就畏缩不前的臣子,眼中的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他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与悲凉。
国朝危难,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是男儿!
就在金銮殿上一片死寂之时,天牢之中,却是另一番光景。
阴暗潮湿的牢房里,陆寒琛盘膝坐在一堆散发着霉味的稻草上。
他的囚服虽然脏污,但脊背却挺得笔直,双目紧闭,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当北垣城破的消息,通过一个被他早已买通的狱卒,断断续续地传入他耳中时,他那双紧闭的眼睛,骤然睁开!
那眼中,没有丝毫的颓丧,反而爆射出一阵骇人的精光!
来了!
他的机会,终于来了!
“笔墨伺候!”他低喝一声,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那狱卒不敢怠慢,连忙将早已备好的笔墨纸砚送了进来。
陆寒琛甚至没有起身,就着昏暗的油灯,将纸铺在冰冷的地面上,提笔挥毫。
他没有写任何求饶或是辩解的话语,开篇便是直指北境战局的核心!
“……北蛮突袭,必是轻骑冒进,后援不济。其破城之后,定会大肆劫掠,军心涣散。此乃其一败之相。”
“北垣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一夜被破,定有内应。臣请陛下彻查边军将领与当地豪族,斩其内应,则蛮人如断一臂,此其二败之相。”
“臣手中,尚有北蛮王庭三部兵力布防图。其主力布防之地,此刻必然空虚。若能遣一奇兵,绕道苍云山,直插其腹地,断其粮道,则蛮人三日之内,必不战自乱!”
他笔走龙蛇,一个个计策,一条条分析,清晰地落在纸上。
从如何利用蛮人破城后的骄纵心理,到如何联合被蛮人欺压的边境部落,再到如何利用自己手中的布防图进行斩首奇袭,每一步都条理分明,极具可行性。
最后,他以血指在奏疏末尾,重重按下一个血印,写下惊心动魄的十六个字:
“罪臣陆寒琛,请缨出战!三月为期,不复北垣,提头来见!”
奏疏写罢,他将其郑重地交给狱卒:“立刻,想尽一切办法,将此奏疏,呈于御前!”
……
金銮殿上,昭明帝的耐心已经被消磨殆尽。
就在他准备愤然退朝,再做打算之时,殿外传来内侍的通报:“陛下,天牢急奏!”
“天牢?”昭明帝眉头一皱,“呈上来。”
赵高小跑着将那份还带着牢狱湿气的奏疏呈上。
昭明帝狐疑地展开,只看了一眼,他那双黯淡的眼眸,瞬间亮了起来!
他看得极快,目光在纸上飞速扫过,越看,脸上的神情就越是激动,紧锁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开来。
当他看到最后那句“提头来见”时,他猛地一拍龙案,大喝一声:“好!”
这声“好”字,中气十足,震得满朝文武心头一凛,纷纷抬起头来,不解地望向龙椅上的君王。
“众卿都来看看!”昭明帝将那份奏疏递给赵高,“看看一个戴罪之人,是如何为国分忧的!再看看你们自己!”
奏疏在群臣手中传阅,每经过一人,那人的脸上便多一分震惊与羞愧。
陆寒琛的计策,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众人心中混沌的迷雾。
狠辣、精准、大胆!这才是真正的将帅之才!
尤其是当他们看到陆寒琛竟还握有北蛮布防图时,更是倒吸一口凉气。
这……这简直是天赐的翻盘良机!
“陛下。”一直沉默的锦衣卫指挥使周惟,此刻终于开口,“陆寒琛此计,环环相扣,极具可行性。若有布防图相助,收复北垣,或有七成胜算。”
“何止七成!”昭明帝霍然起身,目光灼灼,“朕看,是十成!”
他走下御阶,环视着殿下神色各异的臣子,声音铿锵有力:
“平日里,朕容你们争权夺利,党同伐异,是因江山安稳。但如今,国难当头,谁若再敢以私心误国,朕,绝不轻饶!”
他的目光最终定格在兵部尚书脸上:“朕问你,如今京郊大营,可调动之兵马,有多少?”
兵部尚书浑身一颤,连忙答道:“回……回陛下,可战之兵,尚有三万。”
“好!”昭明帝一挥龙袍,威严的声音响彻整个金銮殿,“传朕旨意!”
“罪臣陆寒琛,虽曾犯错,然心系社稷,献策有功。特赦其无罪,官复原职,恢复其‘威远将军’之职!”
“着,命其即刻出天牢,点兵三万,为平北大元帅,即日启程,出征北境!收复失地!”
“军需粮草,着户部、兵部全力配合,不得有误!若有延误,朕,要他们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