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广王准备启程(1 / 2)
陈良训府邸今日宾客盈门。
不仅有江南士族的官员代表到场,东林党中要员亦现身其中,更有以朱纯臣为首的一批勋贵悄然入内。
杨二虎出身卑微,曾为奴仆,何曾见过这般阵仗?初时心中忐忑,脚步发虚。
稍作调息,便稳住心神,昂首开口:
“诸位老爷,小人杨二虎,职不过百户,然今日乃代我家将军而来,望各位不吝信任,开诚布公。”
杨洪所选之人果然不凡,换作旁人,恐怕连话都说不利索。
陈良训虽托同乡先行联络,但对来者底细仍知之甚少。
他率先问道:
“杨将军那边可已就绪?此事尚在筹谋,万不可泄露风声,否则你我皆难逃灭顶之灾。”
几位胆怯的官员随即附和:
“确实得小心,大同城里厂卫耳目众多,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
杨二虎淡然回应:
“诸位尽可安心,我家将军行事滴水不漏,从不轻举妄动。”
“如今大同镇城内外,军中将领与主官皆已归心,大事只待时机。”
“时机成熟自然动手。”
杨二虎低声回应。
“关键在于长城外的蒙古部族,若无他们响应,大事难成。”
“江南那边也要盯紧,一旦准备妥当,无需再议,立刻起事。”
“等关外兵马入塞,由杨洪放行,声势一起,皇上必定按捺不住。”
朱纯臣身为反帝勋贵之首,将整个谋划娓娓道来。
文官与勋贵联手对抗君主,在大明立国以来,尚属首次。
足见朱由校这些年的举措,已将多少权贵逼至对立面,积怨之深,可见一斑。
“蒙古人不足为虑,谁给粮草就听谁的,只要利益到位,自会出兵相助。”
陈良训不等杨二虎开口,便抢先答道。
“我真正忧虑的是,皇上是否会亲自出征。”
“倘若他稳坐宫中不出,我们所有布局都将化为泡影。”
众人神色凝重,眉头紧锁。
这时,吏部员外郎周顺昌忽然仰头一笑,声音清朗,引得四周侧目。
“部郎为何发笑?”陈良训不解地问。
周顺昌淡然道:
“此事有何难解?你们终究不了解皇上心意。”
“他一心想要效仿文皇,重现永乐盛世。边境一旦告急,战报传来,边军溃退,你说他会袖手旁观?”
话音未落,便有官员追问:
“此话怎讲?何以断定?”
周顺昌轻叹一声,心中暗忖:尔等眼界有限,难以窥其全貌。
随即缓缓说道:
“皇上的种种作为,早已昭然若揭。”
“登基之初,立即整编军队,调集各地精锐入京,组建羽林军。”
“这与当年文皇设立三大营,有何不同?分明是同一手段。”
“裁撤京营、亲军卫,岂非明明白白在削弱兵部与勋贵手中的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