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吴三桂的最终抉择,誓死效忠大明(2 / 2)
紧接着,他单膝跪地。
“砰”的一声闷响,膝盖与坚硬的地面碰撞,激起一小撮尘土。
这不是奴颜婢膝的跪拜,而是大明军中,最为庄重的效忠之礼。只有在面对君父,或是誓死追随的统帅时,才会行此大礼。
“罪将吴三桂……”
他的声音沙哑,却字字清晰,回荡在寂静的夜空下。
“……有眼无珠,险些误投贼寇,酿成千古大错。蒙林大人不弃,雷霆警示,力挽狂澜,为三桂指明正道,恩同再造!”
他抬起头,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此刻已经没有了丝毫的摇摆和挣扎,只剩下一种破釜沉舟般的决绝。
“自今日起,我吴三桂,连同麾下五万关宁铁骑,愿为大人马前卒,誓死效忠大明,坚守山海关!关在人在,关亡人亡!”
“但有二心,天诛地灭!”
最后八个字,他吼得声嘶力竭,像一头终于选定了方向的雄狮,在宣告自己的归属。
誓言在夜风中回荡。
林渊心中那块悬了许久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成了。
这场豪赌,他赌赢了。大明王朝,又被他从鬼门关前,硬生生拽回来了一步。
他没有让吴三桂跪着,而是亲自上前一步,双手扶住了他坚实的臂膀。
“吴总兵快快请起。”林渊的力道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抗拒的意味,“你不是罪将,你是大明的长城。今夜之事,你我心知肚明即可,不必再提。”
吴三桂顺着他的力道站起身,心中百感交集。林渊这番话,既是安抚,也是警告,更是给了他一个天大的台阶下。
“从今往后,”林渊拍了拍他肩膀上的尘土,目光扫过不远处那些已经整装待发的白马义从,又看向吴三桂身后那两名神情激动的亲兵,朗声说道,“没有我的兵,也没有你的兵。白马义从与关宁铁骑,皆为大明利刃,当同心戮力,共御外敌!”
“是!”吴三桂身后,两名亲兵再也按捺不住,激动地大声应和。
吴三桂看着林渊,这个比自己儿子还年轻的兵部尚书,此刻在他眼中,形象已经变得无比高大。他不是来收服自己的,他是来整合力量的。
“大人,”吴三桂抱拳,语气已经完全是下属的恭敬,“那关外……多尔衮那边……”
他有些迟疑。毕竟前几天,他还派人去和多尔衮的使者接触过。
林渊笑了,那笑容里带着一丝狡黠和冰冷。
“这不正好吗?”他压低了声音,“多尔衮还在等着你的好消息呢。那就让他再多等几天。我们正好利用这段时间,把关城内外的防御,重新布置一番。”
他看了一眼天色,“吴总兵,你立刻去整肃军队,告诉所有将士,朝廷的援军和粮草正在路上。另外,把左梦庚等人的头颅,挂在东门城楼上,就说他们通敌叛国,已被就地正法。我要让所有心怀不轨的人都看看,这就是下场。”
“属下遵命!”吴三桂毫不犹豫地领命,转身便大步离去。他现在只想立刻回到军中,将林渊的意志,贯彻到每一个角落。
看着吴三桂雷厉风行的背影,小六子凑了上来,嘿嘿一笑:“大人,这吴三桂,总算是被您给收拾得服服帖帖了。”
林渊摇了摇头,望向关外那片无尽的黑暗。
“不是我收拾了他,是现实收拾了他。”他轻声说道,“一个没有了后顾之忧,又看到了希望的吴三桂,才能成为一柄真正锋利的刀。”
他知道,说服吴三桂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才是真正的硬仗。
“铁牛,猴子。”
“属下在!”
“你们带一队人,协助吴总兵,稳住城中局势。记住,我们的敌人只有一个。”林渊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那就是关外的满清鞑子。天亮之后,我不想在山海关内,看到任何不该存在的麻烦。”
“明白!”
安排完一切,林渊才感觉一丝疲惫涌了上来。他抬头看了看天边,已经泛起了一抹鱼肚白。
新的一天,即将到来。
而就在吴三桂跪地宣誓效忠的那一刻,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林渊的府邸深处,那幅悬挂在密室中的大明国运图,毫无征兆地,爆发出了一阵璀璨的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