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3章 凤诏试才(2 / 2)
武媚端坐于凤座之上,打量着阶下这位身形挺拔、面容端正的中年官员。见他举止从容,气息平稳,在自己刻意营造的威压环境下竟无半分局促,心中先有了两分认可。
“狄卿,”武媚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切入主题,示意身旁的女官将一卷密封的卷宗递下去,“此乃数年前一桩旧案,涉及军械库一批制式横刀离奇失踪,当时牵连数名将领,最终因线索杂乱,成为悬案。你且看看,可有什么见解?”
这是一次突如其来的考核。案件涉及军械,敏感;时隔多年,线索难寻;且武媚亲自过问,压力巨大。
狄仁杰双手接过卷宗,道了声“臣遵旨”,便当着武媚的面,缓缓展开,就站在殿中仔细阅读起来。他阅读的速度不快,目光沉静,指尖偶尔在某一处记录上稍作停留,眉宇间不见丝毫为难之色,只有全神贯注的思索。
殿内一片寂静,唯有卷轴展开与合拢的细微声响,以及香炉中青烟袅袅升腾。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功夫,狄仁杰将卷宗轻轻合上,双手奉还,这才抬起头,目光清正地望向武媚,朗声道:“天后,此案卷宗记载看似杂乱无章,然细究之下,仍有脉络可循。”
“哦?说来听听。”武媚端起茶盏,看似随意,眼神却锐利如刀。
“臣观卷宗,丢失横刀共计五十柄,数目精准。而当时核查,库房大门锁具完好,并无强行破坏痕迹。此其一疑。”狄仁杰不疾不徐,条理清晰,“其二,案发前三月,曾有记录显示,该批横刀因‘鞘饰旧损’,统一送至将作监下属作坊修缮。然卷宗中并无修缮完毕、验收入库的明确文书,仅有仓库主事单方面声称已如数归还。”
他略微停顿,让武媚消化这些信息,继续道:“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当时被调查的数名将领中,有一位姓张的郎将,其供词中提到,案发前数日,他曾因公务需紧急调用一批军械,却被告知该库房正在‘盘整’,暂不开放。而命令‘盘整’者,正是那位声称已验收横刀的仓库主事。时间如此巧合,令人玩味。”
“其四,”狄仁杰目光微凝,“卷宗附录的证人名单中,有一名当时在将作监作坊服役的老匠人,其最初口供提及,送来修缮的横刀似乎‘比往常轻了些’,但后续审讯记录中,此条口供被以‘老迈昏聩,记忆不清’为由删去,再未提及。”
他最后总结道:“依臣浅见,此案关键,恐非外贼,而在内部。那位仓库主事嫌疑最重,其所谓‘盘整’,很可能是为转移或掩饰赃物争取时间。而将作监作坊,或许并非单纯修缮,可能涉及以次充好,甚至暗中克扣。若能找到那名老匠人重新问询,或从当年负责运输军械beeen将作监与仓库的人员入手,详查其人际往来与当时经济状况,此案或可柳暗花明。”
一番分析,抽丝剥茧,逻辑严密,不仅指出了卷宗中被忽略的矛盾细节,更将嫌疑从最初笼统的“数名将领”精准地引向了基层吏员与可能存在的监守自盗、内外勾结。更难得的是,他并未妄下结论,而是提出了清晰可行的复查方向。
武媚静静听着,端着茶盏的手久久未动。她深邃的目光落在狄仁杰身上,仿佛要透过那身官袍,看清其内里的才华与心性。殿内檀香袅袅,将狄仁杰沉静而自信的身影衬得愈发清晰。
良久,武媚缓缓放下茶盏,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响。她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激赏,但更多的,是一种找到了合用之器的深沉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