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5章 月影相随(1 / 1)
夜色如墨,悄然浸染了长安城的万千屋舍。狄仁杰踏出宫门,身上虽还是那件浅青官袍,但怀中已多了一道擢升少卿的敕令与象征恩赏的绯衣银鱼袋。宫灯在他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与来时相比,这影子似乎也沉重了几分,承载着突如其来的重任与天后的期许。
他没有直接返回大理寺衙署,而是向着自己在永崇坊租赁的那处简陋官邸走去。长安夜市尚未完全散去,坊间街道上依旧有零星的灯火和行人,空气中飘荡着食物与酒水的混合气息,为这清冷的春夜增添了几分人间烟火气。
冷月的身影,如同融入夜色的幽魂,始终与他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无声无息。她的存在感极低,若非刻意寻找,几乎无人能察觉。直到转入一条更为僻静、灯火阑珊的小巷,狄仁杰才放缓了脚步。
他没有回头,声音在寂静的巷中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一丝疲惫,却更多的是郑重:“冷月姑娘。”
身后轻盈的脚步声微微一顿。
狄仁杰停下脚步,转过身,目光落在阴影中那道模糊却挺拔的身影上。巷口微弱的光线勾勒出她清冷的轮廓。“今日之事,姑娘想必也已知晓。”他顿了顿,语气诚恳,“天后雄才大略,然则,这朝堂之上,云谲波诡,暗流汹涌。今日擢升,看似恩宠,实则亦是置身于风口浪尖。日后,恐怕不止刑名案件,更多明枪暗箭,权势倾轧,皆会接踵而至。”
他向前微踏半步,虽看不清冷月此刻的神情,但目光却仿佛能穿透黑暗,直视其心:“狄某不才,唯愿凭手中律尺,量世间是非,守一方公道。然独木难支,前路必多艰难险阻。”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姑娘身手卓绝,心思缜密,更难得的是……狄某信得过姑娘的品性。我身边,正需一柄如姑娘这般,既锋利无匹,又能隐于无形的‘剑’。”
他微微拱手,这是他对这位沉默的护卫罕见的、极其郑重的礼节:“不知姑娘,可愿继续留下,助狄某一臂之力?”
巷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只有远处隐约传来的更梆声。冷月立于阴影之中,面容隐匿,唯有那双在暗夜里依然清亮的眸子,微微闪动了一下。她脑海中掠过墨羽首领莫文的指令——“观察狄仁杰,顺势而为,必要时介入”。也回想起这段时日,跟随狄仁杰查案时,他所展现出的睿智、公正,以及那份对底层百姓不易察觉的怜悯。他与那些只顾争权夺利、结党营私的官员,截然不同。
天后破格擢升,意味着狄仁杰已正式进入帝国权力的核心视野,未来的风波只会更剧。留下,意味着更深地卷入这大唐王朝的漩涡中心,风险倍增。然而,这也意味着,她或许能借助狄仁杰这条路径,更清晰地观察乃至影响朝局的走向,这符合墨羽“于关键时刻,护持文明火种”的深层宗旨。
更重要的是,狄仁杰此刻的恳请,并非上位者对下属的命令,而是一种平等的、基于信任的邀约。这份尊重,对她而言,比任何命令都更具分量。
片刻的权衡之后,冷月清冷的声音终于响起,打破了巷中的沉寂,依旧简洁,却带着一种应承的力度:“大人既需,冷月自当尽力。”
没有多余的誓言,没有激昂的表态,但这短短数字,已然足够。
狄仁杰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真切的笑意,尽管在夜色中并不分明:“如此,狄某先行谢过姑娘。”
他重新转身,向着官邸的方向走去。脚步似乎比方才轻快了些许。
冷月依旧落后他三步之遥,如同一道忠诚的月影,悄无声息地随行。两人的身影一前一后,融入长安城深沉的夜色与阑珊的灯火之中。一场始于偶然的君臣际遇,与一段始于任务的护卫之缘,在此刻,真正联结成了更为紧密的同盟。未来的朝堂风雨,江湖险阻,他们将共同面对。而这长安夜色,也因这两道并行不离的身影,悄然翻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