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6章 丞相嘱行程(1 / 1)
丞相府,书房
与观星台的苍茫空阔截然不同,丞相府的书房充满了务实与高效的气息。四壁皆是分类明确的卷宗架,中央巨大的沙盘清晰地呈现出华胥十州及海外领的山川地貌、城邑港口,甚至以不同颜色的小旗标注了主要工坊、军镇及新附族群聚居点。
李恪引李弘至沙盘前,手中一根细长的乌木指挥棒,点在代表墨城的标志上。“巡察路线,大体依此而行。”指挥棒缓缓移动,划过海路与陆路,“自墨城启航,先至链州,此地乃‘潜龙链’之前哨,海防重镇,需察其武备、烽燧体系,观其与琉球往来之咽喉作用。”
棒尖继而南移,掠过琉球,指向盘州与云崖州。“此二州,移民与土着杂居,‘融土’政策推行最为深入,需细察其成效,族群融合是否顺畅,有无隐忧。云崖州矿藏丰富,尤要注意矿工生计与安全。”
接着,路线折向西南,覆盖爪哇北、中、南三洲。“爪哇三洲,乃我华胥粮仓与重要工坊区,农事新政、蒸汽机应用推广情况,乃考察重点。尤其注意工坊排放与农田水利之协调。”
指挥棒最后指向更遥远的雨林州、珍珠州与霞屿州。“此三州,开拓最新,环境最为复杂,民风亦迥异。雨林州需注意瘴疠防治与资源可持续开采;珍珠州海岛星罗,需观其航运、渔业及新兴之珍珠养殖;霞屿州则需留意边民管理与边防哨所之运转。”
李恪放下指挥棒,目光沉静地看向李弘:“此行非游历,需带着问题去看。各州新政推行,官吏是务实还是敷衍?工坊产出效率与匠人待遇如何?边军士气与装备是否精良?新附之民是真心归化,还是迫于形势?这些,皆需你亲眼去辨,亲耳去听。”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更深沉的叮嘱,带着长辈传授经验的口吻:“与地方官员打交道,需持巡察使之威仪,令其不敢欺瞒;但更要保持谦逊学习之心态,勿以墨城所见为唯一标准,各地皆有实际困难,需体察其情由,方能得其真心话,获其真实情。”
李弘凝视着沙盘上那蜿蜒的路线,只觉得那不再是一条简单的行程,而是一幅沉重的担子,每一处标记,都可能蕴含着需要他去发现、去思考、去判断的复杂现实。他认真记下李恪的每一句话。
“地方所呈文书,需细阅,但不可尽信。多走,多看,多问,尤其要寻机会与寻常百姓、工匠、兵卒交谈,他们口中,往往有最真实的华胥。”李恪补充道,随即话锋一转,“此外,已为你配备一副手,名为云霜,任巡察副使。她熟悉各州情况,武艺精熟,心思缜密,可协助你处理公务,记录行程。遇有不明或难决之事,尽可与之商议。”
李弘想起东方墨也曾提及此人,心知这绝非普通副手,必是元首与丞相精心安排,既为辅助,亦为保护,或许还有更深层的考量。他郑重应道:“是,弘明白。定当多与云副使商议,谨慎行事。”
李恪微微颔首,最后拍了拍李弘的肩头,那严肃的脸上终是流露出一丝属于叔父的温和:“记住,多看,多听,多想,少言。此行于你,至关重要。去吧,三日后启程,一切小心。”
“谨遵丞相教诲。”李弘深深一揖。再抬头时,目光已更加坚定。沙盘上的万里疆域,此刻在他眼中,已不再是冰冷的地形标识,而是等待他去阅读、去理解、去感受的,活生生的华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