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7章 凤阙独断(1 / 1)
仪凤四年秋,长安的夜已浸透凉意,大明宫寝殿内却因鎏金兽炉中燃烧的银骨炭而暖融如春。武媚并未安寝,只着一袭杏子黄绫常服,斜倚在窗前的紫檀木嵌螺钿贵妃榻上,指尖正搭在一份摊开的户部钱谷收支总册上。
殿内烛火通明,映得她侧脸轮廓分明,凤目低垂,眸光却锐利地扫过册页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去岁漕运损耗、今岁边镇军饷增拨、各地常平仓出入……一项项,一笔笔,看似条理分明,实则在她眼中,处处透着可疑的含糊与积年的沉疴。指尖在“洛口至汴州段清淤用款”一项上重重一顿,这项开支去岁激增近倍,理由写得冠冕堂皇,却让她莫名想起多年前上官婉儿指出漕运奏疏中数据矛盾的旧事。
“婉儿。”她声音不高,在寂静的殿中却格外清晰。
侍立在珠帘之侧后方处的上官婉儿应声上前,依旧是那副低眉顺目、却洞察一切的模样。“臣女在。”
“狄仁杰任侍御史这些时日,所经办案件卷宗,尤其是涉及钱粮、刑名者,你可有留意?”武媚目光未离册页,语气似是不经意地问道。
婉儿略一沉吟,声音清润平稳:“回天后,狄侍御史所经手案件,臣女皆有摘要存档。其于并州军械案中,洞察毫芒,追索赃款,分毫无误;审理淮南盐税纠纷时,能厘清复杂账目,切中要害,令狡吏无从抵赖。去岁弹劾工部郎中贪渎河工款项一案,证据链环环相扣,算学之精,推演之密,朝野称颂。其人……确有经世济民之实学,明察秋毫之断才。”
武媚静静听着,指尖无意识地在榻沿轻轻敲击。狄仁杰之能,她早已心中有数,此刻再听婉儿梳理,其形象愈发清晰——一个不囿于经义、精通实务、且敢于任事的难得人才。更重要的是,他出身并州,非关陇、山东等传统高门,亦非东宫心腹,在朝中根基尚浅,恰是推行她意旨、整饬积弊的一柄利刃。
如今户部度支,牵扯多方利益,盘根错节,非这等锐意革新、不畏权贵且能力超群之人,不足以破局。更要紧的是,将此等要害之位,授予这样一个“孤臣”,亦可微妙地平衡日益增长的东宫影响力……
思绪既定,她抬起眼,眸中闪过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传旨,擢侍御史狄仁杰为度支郎中,即日赴任。”
婉儿心领神会,并不多言,只深深一福:“臣女遵命。”
旨意虽未正式颁布,但这凤阙深处的独断,已如一块投入命运长河的巨石,注定要激起层层波澜。殿外秋风掠过宫墙,呜咽作响,更添几分深宫寒夜的肃杀与莫测。
而在更遥远的黑暗中,一道隶属于墨羽、直接听命于中原总负责人莫文的清冷目光,或许正透过重重宫闱,无声地注视着大明宫方向的灯火,将这一丝权力的异动,悄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