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9章 狄公心绪(1 / 1)
夜色深沉,将长安城拥入怀中。狄仁杰的新赐府邸(因升任度支郎中而获赐)书房内,只余一盏孤灯,在窗纸上投下他凝坐不动的身影。案头,那卷明黄的任命诏书静静躺着,旁边是几摞他刚从御史台带回的未结案卷,以及一部厚重的《永徽律疏》。
府邸尚新,仆役寥寥,空气中还残留着些许油漆和尘土的气息,更衬得秋夜寂寥。狄仁杰并未因这骤然的升迁而有半分欣喜,眉宇间反而锁着化不开的凝重。他执起诏书,又缓缓放下,指尖触及那冰凉的绢帛,仿佛能感受到其背后灼人的权谋与期望。
度支郎中……掌天下财赋度支审计。这位置,看似风光,实则是架在熊熊烈火之上的鼎镬。他狄仁杰岂会不知?户部乃钱粮汇集之地,亦是各方利益交织最深、水最浑浊的所在。历年积弊,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自己以侍御史之身骤升此职,不知触动了多少人的奶酪,又碍了多少人的眼?那些在紫宸殿中投来的或艳羡、或审视、或隐含敌意的目光,此刻仍历历在目。
他更清楚,天后此番破格擢升,绝非仅仅看重其“明察秋毫”之能。用其才,亦用其“势”——用他这无深厚背景、无党羽依附的“孤臣”身份,去搅动户部那一潭深水,去整饬她所欲整饬之积弊。甚至……或许还存着一分借此良才,嵌入要害,微妙制衡东宫日渐增长的声望与影响力的心思。
想到太子李贤,狄仁杰心中更是复杂。那位年轻的储君,聪慧果决,颇有锐气,他日或为明主。然则,天后与太子之间那日益微妙的张力,他身处朝堂,岂能毫无察觉?自己如今被置于这财赋中枢,无论情愿与否,都已半只脚踏入了这帝国最高权力的博弈漩涡之中。
他起身,踱至窗前,推开一丝缝隙。清冷的夜风涌入,带着长安街市隐约的更梆声。窗外月色朦胧,树影婆娑。
“吾之本心,在于社稷,在于黎元。”他对着清冷的月光,低声自语,仿佛在坚定自己的信念,“整肃纲纪,厘清财赋,使国库充盈,百姓负担得减,此乃臣子本分,亦是我狄怀英平生之志。”
依附天后?抑或靠拢东宫?不,那绝非他的为官之道。他狄仁杰,行的是王道,守的是律法,依的是实事。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局中,他唯一能依靠的,便是这一身铮铮铁骨,满腹经世实学,以及对大唐、对律法、对内心准则的绝对忠诚。
前路注定遍布荆棘,或许举步维艰,或许动辄得咎。但他既接此印,便无反顾之理。
他转身回到案前,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不再看那诏书,而是取过一份户部往年的度支概要,就着昏黄的灯火,细细翻阅起来。既然避不开这漩涡,那便以实事为舟,以律法为桨,于这惊涛骇浪中,闯出一条无愧于心、有益于国的路来!
灯光将他专注的身影拉长,投在书房墙壁上,如同一尊沉默而坚定的磐石。这度支郎中的新职,于他而言,不是荣耀的冠冕,而是征途的号角。而这条征途,注定孤独,且充满未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