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千里蛇踪现(1 / 2)
天,还没亮透,是一种死寂的灰蓝色。
朔风城巨大的北门,在绞盘沉重的呻吟声中,缓缓开启了一道缝隙。像一头不情愿的巨兽,勉强张开了嘴,露出外面苍茫、寒冷而又充满未知的世界。
两支队伍,一明一暗,悄无声息地分道扬镳。
龙啸云率领的“明路”商队,率先出城。旌旗招展,驼铃叮当,满载货物的高大骆驼排成长龙,精悍的护卫骑着骏马,前后簇拥,浩浩荡荡,沿着那条被称为“河西走廊”的官道,迤逦向西而行。动静极大,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果然,队伍刚出城不久,道旁的山坡上、土丘后,便隐约有刀片的反光一闪而逝,如同暗中窥伺的狼眼。
而就在黎明前最黑暗的那一刻,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那支招摇的商队吸引时,另一支小队,如同鬼魅般,从朔风城一处不显眼的侧门悄然滑出,迅速融入了城墙根下的浓重阴影里。
李寻欢、汪小闲、谢颜、林诗音,以及赵无影带领的六名狐影门最精锐的“沙狐”好手。所有人都换上了灰褐色的、与戈壁滩颜色融为一体的紧身劲装,脸上蒙着防沙的面巾,只露出一双双锐利如鹰的眼睛。他们骑的不是马,而是十峰经过特殊训练、耐力极佳的单峰骆驼。骆驼的脚步厚实而轻盈,踩在冻土上,只发出极其轻微的“沙沙”声。
没有旗号,没有驼铃,甚至没有人说话。赵无影打了个简洁的手势,小队如同离弦的箭,悄无声息地射入了那片广袤无垠、被称为“死亡戈壁”的荒凉之地。
一踏入戈壁,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身后朔风城的轮廓迅速模糊、消失。眼前,只有一望无际的、铺满砾石的荒原,一直延伸到天地的尽头。天空是那种毫无生气的、病态的灰黄色。太阳升起来了,却毫无暖意,像一个巨大的、冰冷的白炽灯盘,悬在头顶,投下毒辣的光线,灼烤着大地。空气因为高温而扭曲变形,远处的景物如同水中的倒影,晃动不定。风是干的,热的,卷着沙粒,打在面巾上,噼啪作响,像无数细小的鞭子在抽打。
除了风声,就是死寂。一种能吞噬一切声音、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死寂。骆驼踩着滚烫的砂石前行,发出单调的“沙沙”声,在这片死寂中,显得格外清晰,也格外令人心慌。
赵无影一马当先,他整个人仿佛与这片严酷的土地融为一体,时而抬头看看太阳的方位,时而俯身观察地面岩石的风蚀痕迹,甚至抓起一把沙子放在鼻尖嗅闻,以此来判断方向和寻找可能的水源线索。他是这支小队在戈壁中的眼睛和大脑。
谢颜和林诗音共乘一峰强壮的骆驼,谢颜在前控缰,林诗音在她身后,紧紧抓着鞍鞯,她的药囊和一个小巧的羊皮水囊挂在鞍侧。汪小闲和李寻欢断后,两人都微微闭着眼,似乎在养神,但周身气息凝练,如同蛰伏的猎豹,随时可以暴起发出致命一击。
一行人沉默疾行,只偶尔停下来,由赵无影用特制的罗盘和地图核对一下方向,给骆驼喂几口混了盐巴的清水。时间仿佛在这片戈壁中失去了意义,只有头顶那个毒辣的太阳,记录着煎熬的流逝。
到了午时,是一天中最难熬的时刻。太阳几乎垂直挂在头顶,热浪从地面蒸腾而起,视线所及之处,一片模糊扭曲。连骆驼都开始喘着粗气,步伐变得沉重。
赵无影抬手示意,指向远处一片稀疏的、早已枯死不知多少年、只剩下扭曲狰狞枝干的胡杨林残骸。“到那里歇脚,避过最毒的日头。”
队伍加快速度,赶到胡杨林的阴影下。虽然阴影稀薄,但比起毫无遮拦的暴晒,已是天堂。众人纷纷取下头盔,解开面巾,露出被汗水浸透、布满沙尘的脸。林诗音立刻拿出水囊,给每人分了一小口清水,又取出一些提神醒脑的药丸分给大家含服。
李寻欢靠在一株枯死的胡杨树干上,习惯性地检查着自己骑乘的那峰领头骆驼的鞍具、缰绳和水囊。他的动作细致而专注,这是多年江湖生涯养成的本能。当他修长的手指拂过缰绳与鞍桥连接处的一个皮扣时,指尖突然传来一种极其微弱的、异样的触感。
不是粗糙,也不是光滑。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极其细微的黏腻感。仿佛被某种无色无味、质地极其细腻的特殊油脂,轻轻涂抹过一样。若非他指尖触觉远超常人,几乎无法察觉。
他眉头微微一皱,不动声色地将手指凑到鼻尖,仔细嗅了嗅。没有任何气味。既没有动物油脂的腥膻,也没有植物油脂的清香,更没有矿物油脂的刺鼻。什么都没有,就像触摸过最干净的空气。
但这异样的黏腻感,却真实存在。
“赵香主。”李寻欢低声唤道,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凝重。
赵无影立刻走了过来,他见李寻欢神色有异,目光立刻落在那皮扣上。“李公子,有何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