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打进大明,比考进大明容易 > 第431章 改稻为桑

第431章 改稻为桑(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财政物资上,太仓寺卿昨日呈报,仅江南一地,今岁夏税已入库白银二百三十万两,太仓存粮足供京师军民三年之需。各地为陛下清修进献的朱砂、黄金,皆为上品,名贵木材亦已运抵,可供宫苑修缮之用。所有开支账目清晰,绝无虚耗。”

“藩属国朝贡亦络绎不绝,朝鲜进献的千年野山参,琉球的红珊瑚,皆是稀世奇珍。使者更呈递国书,称颂陛下圣德广被,愿世世代代永为藩属,为陛下祈福。”

这一连串奏报,经过严嵩的精心筛选和润色,听起来一片祥和,国泰民安,四方宾服,全是“好消息”。

嘉靖听着,脸上渐渐有了一丝淡淡的、近乎虚无的笑意,仿佛这一切繁华盛景,皆是他修道有成、感天动地的自然结果。

然而,当嘉靖将目光转向随行的次辅徐阶、礼部尚书等人,询问“还有何事”时,气氛陡然一变。

徐阶等人互看一眼,硬着头皮,开始奏报那些严嵩刻意回避的“坏消息”。

黄河自开封府决口后,中下游水患频仍,数府之地沦为泽国,灾民百万,各地请赈奏疏雪片般飞来。

西北边镇虽无大战,但小规模冲突不断,粮饷运输艰难,将士颇有怨言。

河南剿匪战事胶着,大军云集,每日耗费巨万,却进展缓慢............嘉靖脸上的那丝笑意瞬间消失,眼神变得冰冷。

他没有立刻发作,而是沉默片刻,才用听不出情绪的语气。

“河南黑袍逆贼,为祸日烈,着内阁、兵部严饬胡宗宪、冯户等,限期剿灭,不得再行拖延。”

接着,他仿佛无意间提起。

“朕闻江南蚕丝、海运之税,近年颇有增长?然宫中用度,修道所需,仍觉捉襟见肘。”

严嵩何等精明,立刻意识到皇帝这是暗示需要更多钱财用于修道,同时又对剿匪战事迟缓不满。

他心念电转,立刻接口,将早已酝酿的计策抛出。

“陛下圣明,江南确乃财富重地,然欲广开财源,需从根本着手,臣有一策,或可试行,可于苏松等地,择一二县为试点,推行‘改稻为桑’,朝廷可定新则,凡稻田,亩税仍循旧例,不过三钱,若改种桑田,亩税可定为......一钱,桑田之利,远胜稻田,丝帛之税,更胜粮米。”

“如此,民见种桑之利远大于稻,必自发改种,不出数年,桑田广布,丝绸倍增,则海运之税,自然丰盈,此乃因势利导,不劳陛下忧心,财源可自足矣。”

嘉靖听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光芒。

他深知此策若行,粮田减少,粮价必涨,百姓生计恐更艰难。

但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丝绸产量增加,海关税收大涨,内帑充盈,修道享乐之资便不再匮乏。

而且,此策是严嵩提出的,若将来激起民变或导致饥荒,自有严嵩及其党羽承担罪责,与他这“圣明天子”无干。

就像当年的“复河套”之议,成则功在君王,败则过在臣子。

“嗯......卿言似亦有理。”

嘉靖不置可否地淡淡应了一句,既未明确批准,也未反对,但熟悉他脾性的严嵩知道,这已是默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