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口子(2 / 2)
“阎赴,黑袍军......”
老鳏夫喃喃道,仿佛想起了什么。
“好多年前,我们只在说书人那里听说过不一样的兵......叫什么岳家军。”
他眼眶湿润了,开始絮絮叨叨说起这些年官军的横征暴敛,庄里年轻人被抓丁,粮食被抢光的惨状。
赵阳和战士们默默听着,手中的动作更轻柔了些。
与此同时,赵将亲自带着警卫班巡视庄子。
在一处几乎被雨水泡塌的窝棚里,他们发现了一对瑟瑟发抖的姐弟。姐姐约莫十五六岁,面黄肌瘦,死死护着身后更小的弟弟,眼神里充满了恐惧。
赵将蹲下身,尽量让自己的表情柔和。
“孩子,别怕,家里大人呢?”
女孩嘴唇哆嗦着,不敢回答。
在赵将温和的目光注视下,她才鼓起勇气,带着哭腔说。
“爹是军户,前年被打死了,娘去年饿死了,就剩我和弟弟......”
她突然跪下磕头。
“军爷,求求你,我弟弟还小,别抓他,要抓抓我!”
赵将的心像被狠狠揪了一下。
他伸手扶起女孩,拍了拍她和那个吓得直往姐姐身后躲的小男孩的脑袋,声音有些沙哑。
“起来,不抓人,我们是黑袍军,专打欺负人的官兵和恶霸。”
他回头对班长说。
“去,拿些粮食来,再找几个人,帮他们把窝棚加固一下,这雨一时半会停不了,住不得人了。”
热粥和几个杂粮饼很快送来,还有士兵找来木板草席,冒着雨帮忙加固摇摇欲坠的窝棚。
姐弟俩捧着热粥,看着在雨中忙碌的黑色身影,又看看面容温和的赵将,眼神里的恐惧渐渐被茫然和一丝微弱的暖意取代。
这一刻,杨庄店许多角落,黑袍军士兵们默不作声地帮百姓修补屋顶,疏通积水,甚至将随身携带的有限伤药分给生病的老人。
没有喧哗,没有张扬,只有雨声和偶尔的低声交谈。
黑袍军的举动,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死寂的杨庄店激起了层层涟漪。
雨势稍歇,几个胆大的村民聚在侥幸未塌的祠堂屋檐下,低声议论。
“看见没?那些黑旗兵,真帮王老憨修房子了,还给了饼子!”
“人家叫黑袍军!”
“是啊!李寡妇家的窝棚都快塌了,也是他们给弄好的!”
“我听周老爷说黑袍军是反贼啊,他们真是逆贼?咋跟以前过的兵,一点都不一样?”
“听说领头的是个姓阎的,对百姓可好了。”
“嘘,小声点!让里正听见了不得了!”
“怕啥,里正早带着家小跑县城去了!留下咱们等死!”
消息像长了翅膀,随着雨停后外出探看情况的村民,迅速向周边的村落传开。
黑袍军不抢粮,还帮修房治病的传闻,与官军抢粮抓丁、欺压百姓的恶行似乎对比的愈发荒诞。
尽管大多数百姓仍持观望和怀疑态度,但内心深处那根对朝廷早已麻木甚至怨恨的弦,被轻轻拨动了。
南直隶这个大明赋税重地看似铁板一块的统治基础,在被军事压力撕开一道口子后,又因这细微的民心向背,悄然裂开了更深的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