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周瑜:没想到,你是这样的诸葛孔明(2 / 2)
手中的羽扇已经不再摇动。
双目浑浊。
弥留之际,叹息道: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这是多么绝望且令人痛惜的一幕!
他的孔明。
实在是太无助、太累了!
复兴汉室,还于旧都。
这短短的八个字。
却让诸葛亮用尽了一生力气!
成都到长安不过区区千余里的距离。
他的孔明。
走了足足一生!
一想到这里。
刘备情绪上来,不禁涕泣当场。
这一幕引得孙坚一方惊讶不已。
不过很快他们又沉默起来……
因为孙坚等人知道。
刘备因何而哭?!
说实话。
看完诸葛亮的一生。
哪怕是孙坚这个刻薄寡恩之人。
也不得不感慨不已!
多么令人羡慕的君臣之情啊!
他孙坚。
为何就不能有诸葛亮这样的忠臣、能臣?!
为何就不能有一个知心之人?!
为何就不能有一个可以将自己的志向予以寄托的心腹能臣?!
黄盖、韩当等人固然跟随自己多年。
可谓是忠心耿耿!
但是身为武将的他们。
心思太过单纯。
根本无法理解他孙坚真正的想法。
也无法做到推心置腹!
毕竟连知己都不是。
又如何去跟他们推心置腹?!
至于周瑜、鲁肃等有文化的才子。
虽然能够明白孙坚的心思。
却无法得到孙坚百分百的信任!
……
不同于孙策对周瑜的绝对信任。
孙坚出生贫寒。
其父只是一个瓜农。
属于纯纯的泥腿子!
孙坚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
完全是靠着一刀一枪杀出来的!
可以说孙坚是拿命作为筹码。
这才走到了诸侯这个位置。
所以相比于一出生就已经有了优渥环境的孙策。
孙坚更加不相信人世间的美好!
因为他经历过底层。更知世间的黑暗……
这样的人。
是很难做到完全相信别人的。
要不是黄盖、韩当等人是陪着孙坚一步步打出来的。
有着过命的交情。
孙坚也不可能毫无保留的信任他们。
至于说周瑜、鲁肃这等世家之人。
孙坚打心底里不信任。
毕竟世家之人到底是什么德性。
他孙坚那可就再清楚不过了……
以家族利益为优先的群体。
不可能完全效忠于某个诸侯。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因为利益冲突。
直接给你来个反戈一击!
那当主公的可就懵了……
身为江东猛虎的孙坚。
可不仅仅只是有猛虎的勇猛。
还有猛虎的薄凉、猜忌和无情。
所以他对自己的手下尤其是世家出身的人。
根本就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放心。
想当初他孙坚可以直接袭杀当时自己的上司荆州刺史王睿。
那自己的手下突然背叛。
也给他来一下!
也不是不可能啊……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孙坚才羡慕刘备能够得到诸葛亮这个可以委以重任的心腹重臣!
他孙坚怎么就没有一个这样的手下呢。
要么是黄盖、韩当这种值得信任却没有谋略的武夫。
要么就是周瑜、鲁肃这种腹有韬略却不值得信任的世家子弟。
孙坚:我也太难了吧!
至于周瑜这个在金榜中反复被提及到的人。
则是沉默了……
因为他看到了天幕金榜当中他和诸葛亮之间斗智斗勇的全过程。
虽然不想承认。
但事实就是。
他,输了!
输的一败涂地!
从一开始的暗中斗智。
让鲁肃去询问诸葛亮有没有看穿自己的计谋。
结果无一例外。
诸葛亮全部识破!
到后来的借助军令状。
想要顺理成章的除掉诸葛亮。
结果又被人家来了个“草船借箭”。
直接秀了一脸!
以及最后的“借东风”。
天知道周瑜看到诸葛亮竟然能够通过登坛做法来借一场东风用来破曹的时候。
整个人是有多么惊诧!
说一句下巴被惊掉了都不为过……
毕竟之前无论是多次识破自己的计谋。
还是草船借箭。
那都是有迹可循。
是人力可以做到的。
但是这个“借东风”。
那就离了大谱了……
这种奇门遁甲、呼风唤雨之术。
不都是传说中的东西吗?!
在周瑜这种饱读诗书的人看来。
这种“神啊、鬼啊”之类的东西。
压根就不足一信!
因为他很清楚。
很多带有神话传说色彩的事物。
都是人为捏造的。
其目的不一而同。
但绝大多数还是为了政治服务。
就比如说汉高祖刘邦的“斩白蛇起义”。
真以为有什么所谓的“白蛇”呢?!
估计就是刘邦定鼎天下之后。
为了自己大汉政权的合法性。
这才有了这种传言……
包括什么奇门遁甲之类的秘术。
周瑜也不信这世间真会有这玩意……
结果通过天幕金榜。
周瑜发现自己被打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