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逻辑闭环·播种星尘(1 / 2)
“初火之巢”如同黑暗森林中悄然亮起的篝火,虽微弱,却顽固地对抗着周遭的腐化与冰冷。陈末深知这簇火苗的脆弱,仲裁者与逆溯之光的沉默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他必须争分夺秒,将这份脆弱的“秩序”扩散出去,让“变量”的痕迹在这片绝地深深扎根。
他的目标不再仅仅是生存,而是**“改造”**。
他盘坐在“初火之巢”的核心大厅(意识层面),【概念编辑器】的权限如同无形的神经网络,以他为中心缓缓延伸,覆盖向“巢穴”外围更大范围的腐化区域。这一次,他不再满足于净化一块残骸,而是要尝试**“编辑环境”**。
他的意志沉入星云那粘稠、混乱的规则基底。这里充斥着“逆溯之光”的力量,如同狂暴的海洋。直接对抗是愚蠢的,他需要的是**“引导”**与**“转化”**。
他想起了在“悖论之心”内部编辑基础概念的经历。那里的悖论是凝固的、根源性的,而这里的腐化规则,更像是悖论力量在现实维度激起的、充满活性的**“涟漪”**。
他尝试将编辑对象,从具体的物质残骸,转向这片区域的**“背景规则场”**。
过程比修复残骸困难百倍。这像是在奔腾的江河中修筑水坝,需要对抗的是整个流域的水势。他必须极其小心,避免触动“逆溯之光”本源的激烈反应。
他首先选择了一小片相对“平静”的规则区域作为试验田。他的意志如同最精密的探针,分析着这片区域规则流的频率、强度、冲突点。
然后,他开始**“编织”**。
他以自身“活体模组”的四色辉光为引,调动【概念编辑器】的权限,不再强行改变规则的性质,而是尝试为其**“添加约束”**。
他编写了一段极其复杂的、基于**“概率收敛”**与**“能量耗散”**的微型协议。这段协议不试图消灭混乱,而是像给混乱的粒子流加上一个无形的“磁场”,引导其冲突的能量在一定程度上**内部抵消**,或者**转化为相对无害的背景辐射**。
同时,他在这段协议的核心,嵌入了一个**“变量锚点”**——一个极其微小的、与他自身意志相连的规则结构。这个锚点不具备力量,只是一个**“坐标”**和**“识别码”**,标志着这片区域已被“变量”的力量所“标记”和“影响”。
完成协议编写后,他小心翼翼地将这段无形的规则代码,**“注入”**了那片试验田的背景规则场中。
起初,毫无变化。混乱的规则流依旧奔腾。
但陈末耐心等待着。他感知到,那段协议如同投入水中的缓释胶囊,正在缓慢地释放其影响力。混乱的规则流中,开始出现极其微小的、趋向于内部平衡的**涡流**。虽然相对于整体依旧微不足道,但这证明了——**环境规则,是可以被局部编辑和引导的**!
他成功了!虽然效果微弱,范围极小,但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这意味着他有可能像播种一样,将无数个这样的“规则约束协议”播撒出去,一点点地改变整片星云的“生态”!
他将这种微型的规则约束协议,命名为**“秩序之种”**。
接下来,他开始了浩大而枯燥的“播种”工作。
他不再亲力亲为地编辑每一片区域,而是开始尝试**“复制”**和**“投放”**“秩序之种”。他利用【概念编辑器】的权限,以第一个成功的协议为模板,进行微调以适应不同区域的规则细微差别,然后如同播种机般,将一个个无形的“秩序之种”投向“初火之巢”周围更广阔的空域。
这个过程对他的意志力和能量控制是巨大的考验。他必须确保每一个“种子”都能稳定嵌入环境规则,而不至于被立刻冲散或引发反噬。
埃洛斯也全力配合,他利用“逆行者号”增强的探测器,监控着被播种区域的规则扰动和能量变化,为陈末提供实时反馈,帮助他优化“种子”的投放参数和协议结构。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初火之巢”为中心,半径数公里内的星云空域,虽然肉眼看去依旧是暗红色调,但其内部的规则混乱度,出现了**statisticallysignifit(统计学上显着)**的下降!能量流动变得相对平缓,那些随机出现的、小规模的“活体规则”凝聚现象明显减少。
这片区域,仿佛成了一小潭在狂暴海洋中相对平静的**涡流死水**。
陈末能感觉到,“初火之巢”在这片被初步“驯化”的区域中,运行得更加稳定,能量汲取效率也有所提升。甚至埃洛斯都反馈,外界的腐化低语在这里变得微弱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