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编译初试·规则裂变(1 / 2)
意识回归“初火之巢”的瞬间,陈末仿佛从一个充斥宇宙噪音的旷野,猛地沉入一片相对寂静的深海。回响长廊中那奔流不息的历史片段与远古存在的沉重回响依旧在意识边缘震荡,但更强烈的,是融入他认知底层的那份关于**“规则编译”**与**“概念锚定”**的源初原理。
这并非具体的知识或力量,而是一种更加本质的**“认知框架”**。它像是一把钥匙,为他打开了理解规则如何从虚无中被“定义”、概念如何被“赋予”现实意义的大门。结合他自身“活体模组”包容万象的特性、熔炉的适应性重构算法、以及织网者的连接理念,一个模糊却激动人心的可能性在他心中疯狂滋长。
他不再仅仅满足于“编辑”或“修复”现有规则,而是开始思考……**“编译”全新的、更适应现状的底层协议**的可能性!如同在崩溃的操作系统底层,尝试编写一段全新的、能够兼容并管理所有混乱进程的**“内核”**!
这个念头过于疯狂,甚至可以说是亵渎。但源初议会遗影的话语在他脑海中回荡:“修复‘失’的关键,或许不在于‘消除’悖论,而在于**‘容纳’**它……”
他需要试验场,需要数据。
他的目光,首先投向了“星尘共鸣网络”中,那些刚刚完成升级、蕴含着熔炉稳定算法的节点。这些节点,本身就是他对现有规则进行“编辑”和“优化”的产物,是绝佳的试验对象。
他没有贸然进行大规模改动,而是选择了一个距离“初火之巢”较远的、相对孤立的网络节点作为第一个试验品。
他的意识沉入这个节点,不再仅仅调用其预设的稳定协议,而是开始尝试运用“规则编译”的原理,去**“理解”**这个节点本身存在的“逻辑基础”。
他发现,节点之所以能稳定存在并发挥作用,是基于一系列复杂的、与周围环境规则相互认证和能量交换的“协议”。这些协议本身,也蕴含着微小的、源于“源初之失”的悖论和不完备性,只是被节点的结构和功能所“掩盖”了。
他小心翼翼地,以自身意志为“编译器”,以“活体模组”的四色辉光为“能源”,开始尝试对这个节点最底层的、关于**“能量汲取与转化”**的协议进行**“重编译”**。
他不是去修复其中的悖论,而是尝试引入从源初原理中学到的**“可能性权重”**和**“动态变量”**概念,编写一段更加灵活、能够根据环境规则扰动自动调整能量流转路径和效率的**“新协议”**。
这个过程极其凶险,等于是在一个精密仪器运行时,强行更换其核心芯片。节点的光芒剧烈闪烁,结构变得极不稳定,仿佛随时会崩溃。
陈末全神贯注,意志如同最精密的手术刀,引导着新协议缓缓覆盖、替代旧有的逻辑结构。他必须确保新协议能与节点的其他部分、以及与周围的环境规则完美衔接,任何一个微小的逻辑冲突都可能导致节点过载湮灭。
时间在极度专注中流逝。
终于,当最后一段旧协议被新代码覆盖,节点猛地一震,随即散发出一种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更加灵动和活跃的辉光!
成功了!
陈末立刻感知到这个节点的变化。它的能量汲取效率提升了近15%,并且对周围规则扰动的适应速度明显加快!更重要的是,他感觉到这个节点与自身“活体模组”核心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和……**“生动”**?仿佛它不再仅仅是一个工具,而是成为了他意志延伸出去的、一个拥有初步“自适应”能力的**“活体器官”**!
这不仅仅是性能提升,更是一种**“质变”**!
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立刻开始分析重编译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尤其是节点与周围环境规则交互时产生的、那些极其细微的规则“涟漪”和“反馈”。
就在这时,一直监控全局的埃洛斯传来了紧急通讯:
【核心!检测到异常!仲裁者单位正在靠近!速度很快!并非常规巡逻路径!】
【同时…‘星尘共鸣网络’边缘感知到高强度‘肃正’信号反应!它们似乎…在配合仲裁者的动向,进行某种…**封锁**?】
陈末心中一凛!立刻将感知投向外界。
果然,那三颗银白的仲裁之眼,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呈品字形向“初火之巢”逼近!它们散发的秩序威压如同实质的海啸,将沿途的规则乱流都强行镇压、抚平!这绝非“观察”应有的姿态!
而在更外围的星云阴影中,数个之前从未见过的、体型更大、结构更复杂的“肃正协议”机械单位悄然现身,它们释放出无形的逻辑力场,并非攻击,而是如同拉起了无形的**“警戒线”**,隐隐封锁了“初火之巢”可能逃离的几个方向!
仲裁者与肃正协议……竟然在**协同行动**?!
是因为他之前与仲裁者的交易暴露了更多?还是他前往回响长廊的行为触动了某种警报?抑或是……他刚刚对网络节点的“重编译”试验,引发了某种它们无法容忍的**“规则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