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惊蛰未至(1 / 2)
他知道,今日宴上五阿哥的话,大哥的举动,都是一种试探,一种对他骤然“显眼”起来的审视。
那未出世的孩儿,连同他近日在宫中的些许动作,都已落入众人眼中。
他拢了拢衣袖,指尖冰凉。这皇家兄弟,表面一团和气,底下却是暗礁丛生。
回到南三所,李成迎上来,低声道:“爷,永寿宫夏云姑姑刚才来过,送了些娘娘亲手做的点心,另外……询问偏院近日可还安稳?”
胤祚脚步微顿:“你怎么回?”
“奴才回说一切安好,请娘娘放心。”
胤祚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他知道额娘不放心,但他既已出手,便不会半途而废。
他走进书房,案上还摊着早上未看完的河道图纸。他需要更多的力量,不仅仅是震慑宫人的手段,更是能在前朝站稳脚跟的实绩。
唯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护住想护之人,也才能……拥有那么一点点自主的余地。
腊月二十三,小年。宫中祭祀灶神,各处点了鞭炮,噼啪作响,总算驱散了些许连日来的沉郁。
祭祀完毕,玄烨难得有暇,来到永寿宫。
楚言正带着琪娜、胤佑剪窗花,胤愉在一旁捣乱,胤禟被乳母抱着,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看热闹。
屋内暖意融融,笑语不断,暂时隔绝了外面的风雪与算计。
玄烨看着这一幕,冷峻的眉眼柔和了些许。他逗了会儿胤佑和胤愉,又看了看楚言剪的精致窗花,赞道:“你的手总是这么巧。”
楚言抿唇一笑,将剪好的一个“福”字递给他:“皇上谬赞了,不过是些小玩意儿,图个吉利。”
玄烨接过那鲜红的“福”字,在指尖捻了捻,目光扫过一旁安静坐着、面带浅笑的胤祚,忽然道:“开春后,朕打算派人去巡视淮扬河工,老六,你也跟着去看看吧。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此言一出,屋内霎时一静。
楚言剪窗花的手顿住了,愕然看向玄烨。祚儿才十六,就要派差事出京?还是河工这等紧要又容易出纰漏的实务?
胤祚也是微微一怔,随即起身,躬身道:“儿臣领旨。定当尽心竭力,不负皇阿玛期望。”
他的声音平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越,却又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玄烨点了点头,没再多说,转而与楚言说起过年赏赐宗室的事宜。
帝妃二人说着话,胤祚垂手立在一边,心思却已飞到了那千里之外的淮扬之地。他知道,这不仅是差事,更是皇阿玛对他的进一步考校。
河工牵扯钱粮、民力,最是复杂,若能办好,便是扎扎实实的功绩;若办不好……他抿了抿唇,眼底闪过一丝决然。
楚言面上陪着玄烨说话,心中却是波涛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