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明朝灭亡(2 / 2)
视线淡淡的一扫,朱厚照勾唇冷笑,这些文官,当真以为他不知道他们的想法?他的确没有料到,刘瑾竟会成长为跟王振不相上下的祸国奸宦,但之前后世弹幕说得很对,甭管刘瑾手握再大的权势,他的身家性命,始终还是掌握在他手中,可在场这些文官就不同了,他们才是真正的祸患。
相同的场景也在明熹宗时空上演,朱由校看似醉心木工,不理政事,实则比谁都清楚朝廷局势,没有魏忠贤牵制,那些文官怕是会更加无法无天,所以,即便天幕点名了,他也不会傻傻的自断双臂,最多也就是敲打敲打魏忠贤,让他稍微收敛一点。
“经济政策方面:除去永乐时期,大明长期实行海禁政策,不但抑制了民间海外贸易,让沿海百姓生计困顿、苦不堪言,也错失了海洋发展机遇,而此时的西方,已逐渐开启大航海时代的序幕,不少国土面积还不如华夏一个省的小国也赚得盆满钵满,一跃成为庞然大物。”
片刻后,秦鸢的声音再次响起:“另一方面,大明后期白银货币化极度依赖海外输入,遭遇白银危机后,财政迅速崩溃,不得不加征‘辽饷、剿饷、练饷’三饷,层层盘剥之下,百姓负担愈发沉重,民间怨声载道。”
“文化思想方面:朱元璋删改《孟子》典籍,大兴文字狱,钳制言论;八股取士的推行,导致科举制度僵化,严重抑制了思想创新与人才涌现。”
“社会体系方面:皇室、藩王和官僚大肆兼并土地,致使流民问题愈演愈烈,逐渐侵蚀着大明的统治根基;明朝中后期,首辅张居正实行的‘一条鞭法’改革没能持续下去,在他去世后就被万历皇帝废除了,赋税不公的核心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底层民众的困苦愈发深重。”
“军事制度方面:明朝初期的卫所自给自足,战斗力强悍,后期却逐渐瓦解崩塌,伴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士兵逃亡现象越发严重,战斗力更是一落千丈;与此同时,北方蒙古始终威胁着大明边防,女真也迅速崛起壮大,辽东局势持续恶化,大明的统治,摇摇欲坠。”
天幕画面持续转换,但凡是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王朝的颓势越发明显,已然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秦鸢深呼吸一口气后继续说道:“公元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陷北京,明思宗朱由检放弃南逃,亲手斩杀妻儿后,谨遵祖训,留下遗诏,自缢于煤山,明朝灭亡!”
画面中,朱由检带着王承恩登临煤山,留下遗诏后,毫不犹豫的自缢殉国,完成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随后,王承恩也紧随其后,选择了陪伴他的君主,相比宋朝灭亡时,十万军民殉国的悲壮,此处唯有无尽的凄凉,但谁都不能否认朱由检的气节。
最后,天幕上缓缓浮现出朱由检的遗诏内容--‘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见状,原本还因为大明灭亡而愤怒的朱元璋朱棣等人,全都忍不住红了眼,一时间竟不知该愤怒,还是该心疼,而崇祯时空,包括流民在内,所有百姓都愣住了,不敢相信他们以为的昏君,临死留下的遗诏竟是让人不要伤害他们,每个人脑海里都浮现出相同的疑惑,陛下他,真的是昏君吗?
倒是朱由检本人,仅是略有些激动的看了一眼身旁的王承恩,面色便回归平静,无悲无喜,全然不若先前知道自己是亡国之君的恐惧与颓丧,身为老朱家的帝王,他知道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先祖,但有一点,他自问不会输给任何人,那就是胆量,反正结果就那样,何不豁出去拼一把?左右也就是一死而已!
【本章完】
??求票票!!!
喜欢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们玩遍诸天请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们玩遍诸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