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知识融合,编译新章(1 / 2)
重返秩序孤岛,那十三座沉默方碑散发出的稳定光芒,此刻在林核眼中不再仅仅是庇护,更蕴含着无穷的可能。与星灵前哨“零素-7”的相遇,如同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更高层次规则殿堂的大门,其中蕴含的知识亟待与方碑阵列的观测数据和森之民世界的实际情况相融合。
他没有丝毫停歇,径直走向中央方碑。这一次,无需那冰冷系统意志的引导,他主动将精神力与“编译者之手”相连,更深层次地探向方碑顶端的晶体。
“申请深度连接,调用‘秩序源能’及规则观测数据库,进行联合演算。”
方碑晶体微微一震,似乎对林核这更加熟练、更具目的性的连接方式有所反应。一股比之前更加庞大、更加精纯的“秩序源能”自平台纹路中涌出,汇聚于林核周身。同时,海量的关于森之民世界规则基底的实时观测数据,如同画卷般在他意识中展开,与零素-7传输的星灵知识开始飞速对比、印证、融合。
薇菈和石痕等人安静地守在一旁,不敢打扰。他们能感觉到,林核的气息正在发生某种微妙的变化,变得更加深邃,更加贴近此地规则的根源。
林核首先关注的,是星灵理论中关于“混沌奇点”与归墟力量中和的可能性。他将自身混沌奇点的部分特性(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作为参数输入方碑的演算系统,结合方碑对“归墟之影”(即归墟裂隙)渗透模式的持续观测,进行模拟推演。
演算结果并不乐观,但指向了明确的方向。单纯依靠混沌奇点自身的特性,想要直接中和“归墟之影”的力量,无异于杯水车薪。但推演显示,若能以混沌奇点为“反应核心”,结合高度有序的规则编译结构作为“催化剂”和“容器”,确实有可能在局部范围内,实现对小股归墟力量(如规则碎片)的“转化”或“封存”效率的大幅提升!
这印证了他之前“剥离-转化”思路的正确性,并提供了更优化的算法模型。
接下来,他将重点放在了如何“编译”出更有效的规则结构上。星灵知识中关于高维规则定义和能量-规则映射关系的理论,与方碑阵列本身运用的编译技术(虽然系统未直接传授,但其运转模式本身就在展示),以及铁心木馈赠的“坚固”规则种子,三者开始在他意识中激烈碰撞、融合。
他不再满足于之前那种相对粗糙的、针对单一类型碎片的编译方式。他尝试构思一种更加通用、更加系统化的“规则净化协议”。
这个协议的核心,是一个动态的、多层次的编译框架:
识别层:利用方碑的观测能力和星灵的规则解析算法,快速识别规则碎片的类型、污染强度及核心“终结”节点。
剥离层:针对识别出的核心节点,运用优化后的编译技巧,进行精准“剥离”或“惰性化”处理。
转化\/封存层:对剥离后的碎片主体,根据其剩余特性,选择将其转化为中性“秩序源能”(效率较低,但可补充消耗),或编译成稳定的、无害的规则结晶体进行封存(更安全,便于后续处理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