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我在异界缔造核平文明 > 第279章 星图寻踪,火种微光

第279章 星图寻踪,火种微光(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回响之庭”的苏醒,如同在死寂的星河中点亮了一盏孤灯。虽然大部分区域依旧沉睡在黑暗与静默中,但中央控制台稳定的运行,以及那持续不断的、低功耗的环境维持系统,为林核提供了一个近乎完美的研究与行动基地。

他没有急于立刻开始尝试修复那庞大而复杂的通讯矩阵。星灵文明的技术层级远超他目前的认知,贸然动手,很可能适得其反,甚至彻底毁掉这唯一的希望。他需要更深入地理解这个前哨站,理解星灵的技术体系。

他首先将注意力投向了控制台数据库中,那些海量的观测记录。

这些记录横跨了难以想象的漫长岁月,记录了“回响之庭”监控范围内,无数维度的诞生、演化、兴盛与衰亡。其中大部分数据都因年代久远或能量衰减而变得模糊不清,但仍有一部分,尤其是近期的记录,相对完整。

林核调动【原初奇点】的庞大算力,结合编译者之手的解析能力,开始在这些浩瀚的数据海洋中,寻找与龙岛所在维度(K-17区)相关的信息,以及任何可能与“寂灭之潮”、归墟相关的蛛丝马迹。

关于K-17维度区的记录并不多,但每一条都让林核心跳加速。记录显示,该区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规则稳定,存在一个以“龙族”、“泰坦遗泽”和“奥术文明”为主要特征的、活跃的跨位面文明联合体。这无疑就是龙岛联盟!

记录甚至捕捉到了一些微弱但特征明显的能量签名——有时漪时间魔法的独特涟漪,有流光空间转移的波动,有探索者号混沌炉心的能量特征……这些都证明,龙岛在他离开后,依然存在,并且仍在活动!

然而,记录也并非全是好消息。大约在数十个标准时间刻度前(对应林核在艾瑟兰的时间),K-17区边缘曾检测到一次剧烈的规则扰动,伴随有强烈的、带有“吞噬”和“湮灭”特性的能量爆发。这与吞噬者文明的特征高度吻合!龙岛显然遭遇过袭击,但记录显示扰动之后该区域规则逐渐恢复稳定,说明龙岛成功抵御了那次危机。

看到这里,林核稍稍松了口气。战友们还在,家园尚存。

紧接着,他开始搜寻关于“寂灭之潮”的记录。这一次,结果让他脊背发凉。

“寂灭之潮”并非只活跃在艾瑟兰维度!观测记录显示,它们像是一群游弋在维度海洋中的幽灵鲨,其活动的踪迹遍布多个规则薄弱或濒临死亡的维度。它们的手段也并非一成不变,有时是投放石碑催化污染,有时是直接派遣“收割者”进行清理,有时甚至……会引导或加剧某些维度内部自然产生的“归墟裂隙”!

它们是一种跨维度的、系统性的“终结”执行机制!艾瑟兰的遭遇,只是其无数“工作现场”中的一个!

更令人不安的是,在部分极其古老的记录碎片中,林核解析出了一些模糊的信息,暗示“寂灭之潮”本身,可能也只是一个更庞大、更古老存在的“触须”或“衍生物”。那个存在的名讳已不可考,但其代表的意韵,让林核的【原初奇点】都感到了本能的排斥与警惕——那是凌驾于“终结”之上的,某种关乎“终极虚无”的概念。

敌人比想象的更加可怕。但这并没有让林核感到绝望,反而让他更加明确了目标。他必须尽快修复通讯,联系上龙岛,将这里的情报带回去,并整合两个世界的力量。

他将修复目标锁定在了两个相对现实的方向:一是修复前哨站的远程扫描阵列,提升对K-17区的监控精度,获取更详细的龙岛现状信息;二是尝试修复一个小型的、用于紧急通讯的备用发射单元,哪怕只能发送极其简短的信息,也足以向龙岛报平安并传递关键警报。

修复工作需要资源和特定的技术。控制台提供了详细的蓝图,但很多关键部件并非实体材料,而是需要以规则编译的手段,结合特定能量环境进行“打印”或“重构”。

林核再次展现了他那融合了多种体系知识的优势。他以星灵蓝图为基础,以【原初奇点】为能量源和规则调和器,以编译者之手为精密工具,开始尝试“打印”第一个缺失的部件——一个用于稳定扫描信号的多维规则聚焦透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