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京华秘案,青蛇现形(1 / 2)
“这份名册必须立即送回京城,呈给陛下。”
苏白对周虎道,语气坚决。
“你亲自带人护送,务必万无一失。”
周虎领命,迅速集结人手出发。
苏白则继续留在杭州,清查名册上在江南的涉案人员。
三日后,苏白带人查抄了一处绸缎庄,行动果断。
庄主是名册上的一员,见到苏白时面如死灰,毫无反抗之力。
“大人饶命,小的只是替人办事,不敢有二心。”
庄主跪地求饶,声音颤抖。
“替谁办事?与王守诚是什么关系?”
苏白厉声追问,目光逼视。
“是...是王先生让小的囤积物资,联络人员。”
庄主如实交代,不敢隐瞒。
在绸缎庄的库房里,他们找到了大量与前朝有关的物品。
包括几箱前朝官服和印信,准备充分。
“看来他们准备得很充分,复辟之心早已有之。”
苏白沉吟道,神色凝重。
回到衙门,苏白接到周虎从途中发来的密报,情况危急。
他们在路上遭遇多次袭击,显然有人不想让这份名册送到京城。
“加大护送力度,必要时可向当地卫所求援,确保名册安全。”
苏白回信指示,语气严肃。
接下来的几日,苏白继续清查名册上的人员,效率极高。
这些人分布在江南各行各业,有些甚至是地方官员,牵涉甚广。
“大人,这样查下去,恐怕会打草惊蛇,引起剩余同党警觉。”
李文担忧道,语气急切。
苏白点头,认同顾虑。
“所以我们要快,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尽可能多查获一些证据。”
这天,苏白接到一个意外的消息。王守诚主动投案了。
在杭州府衙的大堂上,王守诚神色平静,早已料到这一天。
“王先生终于想通了?愿意配合调查?”
苏白问道,眼神审视。
王守诚苦笑,语气落寞。
“大势已去,何必再做无谓挣扎,徒增伤亡。”
“前朝太子现在何处?如实交代。”
苏白直奔主题,不想绕弯。
“太子殿下...”
王守诚长叹一声,面露悲戚。
“已经不在人世了,三年前就病故了。”
“这些年的谋划,都是老夫一意孤行,与他人无关。”
苏白一愣,有些意外。
“什么?太子早已病故?”
“确是事实,老夫不敢欺瞒大人。”
王守诚语气肯定,神色悲痛。
“那前朝太子可留有子嗣?是否还有继承人?”
苏白继续追问,不肯放过关键。
王守诚沉默片刻,最终开口。
“有个孙子,今年刚满十岁,是太子唯一的血脉。”
“现在何处?藏在什么地方?”
苏白追问,眼神锐利。
“这个...恕难奉告,老夫不能出卖太子的后人。”
王守诚态度坚决,不再多言。
苏白不再逼问,转而拿出名册。
“那名册上的人员,王先生可都认得?”
“大部分认得,都是当年追随太子的旧部和同情前朝的人。”
王守诚点头回应。
“可有遗漏?是否还有隐藏的同党?”
苏白紧盯不放,王守诚眼神闪烁。
“这个...老夫不便多说。”
苏白明白他还有所隐瞒,但也不急在一时,命人将其收监,将王守诚收监后,苏白重新梳理案情,心中存疑。
如果前朝太子已死,那这个复辟计划的核心人物就变成了王守诚。
苏白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背后必有更大的势力支持。
他再次提审王守诚,这次带来了那半块蟠龙佩。
“王先生可认得此物?这是从你据点搜出的。”
苏白将玉佩放在桌上,推到他面前。
王守诚看到玉佩,脸色微变,情绪激动。
“这是...太子殿下的信物,怎么会在你手中?”
“另外半块在谁手中?是不是还有核心人物未曾露面?”
苏白追问,语气严肃。
“这...老夫不知,太子病故后,玉佩便不知所踪。”
王守诚摇头,试图掩饰。
苏白注意到王守诚说话时手指不自觉地蜷缩,这是说谎的迹象。
“王先生,到了这个时候,还有什么不能说的?隐瞒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
苏白劝说道,语气平和。
王守诚低头不语,拒不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