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金人南下 火速议和(1 / 2)
可方腊此刻又能如何呢?
强行训斥燕军将领的无礼?那只会让局面更加尴尬,甚至可能激化矛盾。
他只能假装视而不见,维持着表面的和谐。
回到临时的行辕大殿,方腊端坐在主位,方天定与方天靖分坐左右下首的首位,其余将领按阵营分别两旁。
方腊正要开口商议战后事宜,却被一个清脆欢快的声音打破。
“二哥!”
一个身着火红色劲装,英姿飒爽的少女跑了进来,正是方腊的幼女,摩尼教圣女方金枝。
她跟二哥方天靖打过招呼,便直接无视其他人,一双明亮的眸子直接锁定了站在方天靖身后的武松。
“武家哥哥!你果然在这里!我就知道,有二哥在的地方,肯定有你!”
方金枝几步跑到武松面前,眼中满是欣喜。
武松那平日里冷峻的面容,此刻竟罕见地露出一丝微笑,他抱拳道:“圣女……”
“什么圣女不圣女的!”
方金枝打断他,撅起嘴,“上次在总坛,要不是你拼命把我救出来,我早就被方七佛的手下杀死了。你就叫我金枝好了!”
她看了父亲一眼,继续说道:“武家哥哥,你带我看看你们燕军大营好不好?听说你们打败了那个金剑先生李助,快给我讲讲!”
武松有些尴尬地看向方天靖。
方天靖点了点头:“六哥,金枝既然想去,你便带她去营中走走看看也无妨。”
“二哥最好啦!”
方金枝欢呼一声,不由分说,拉着还有些僵硬的武松就往外走。
武松无奈,只得向方腊、方天定等人微微颔首示意,跟着方金枝出去了。
殿内众人神色各异。
方腊看着女儿与武松离去的背影,目光微动,却没有阻止。
他知晓女儿的心思,上次方天靖带武松回总坛之后,这小女儿便对那沉默寡言的汉子念念不忘。
方天靖显然乐见其成,武松是他结义六哥,更是他心腹爱将,若能成为自己的妹婿,无疑是亲上加亲,纽带更为牢固。
唯有方天定,看着这一幕,眼神更加阴郁了几分,连妹妹,似乎也与老二那边更为亲近。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方天定忽然站起身来,走到大殿中央,对着方腊深深一揖,声音沉痛而决绝。
“父王!我自觉才德浅薄,难当大任!此次杭州之围,儿臣虽竭力守城,然损兵折将,致使江南基业几近倾覆,全赖二弟力挽狂澜,方得保全。
二弟文韬武略,远胜于我,威震天下,众望所归。恳请父王,准许我辞去圣子之位,让于二弟天靖!如此,方合天意人心,利于我教大业!”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一时间,大殿内落针可闻。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了方天定和方天靖身上。
摩尼教一方的娄敏中、石宝等人面露惊愕,显然事先并不知情。
而燕军一方的卢俊义、鲁智深等人则是眼神微眯,神色如常。
方天靖瞳孔微微一缩,心中瞬间转过无数念头。
大哥这一手,看似高风亮节,实则是以退为进,将他架在火上烤!
此刻若顺势接下,难免有逼兄让位、恃功夺嫡之嫌,不仅寒了摩尼教旧部之心,也容易授人以柄,说他方天靖南下并非真心救援,而是觊觎教主之位。
若是不接,大哥已然当众表明自己“才德浅薄”,以后这圣子之位坐着也是名不正言不顺,兄弟间的裂痕将彻底公开化,再无转圜余地。
好高明的一招!
看似退让,实则将他逼入了两难境地。
方天靖立刻离席,快步走到方腊身边。
“父亲!大哥太谦虚了!杭州得以保全,大哥坚守之功,全军共睹!若非大哥在城内牵制王庆主力的注意力,我也无法在城外寻得战机。
圣子之位,乃教中所定,大哥名正言顺,众望所归。再说我志不在此!还请父亲明鉴,收回大哥成命!”
他根本看不上如今摩尼教的这点地盘。
方腊看着两个儿子,一个以退为进,一个运筹帷幄,心中既是欣慰又是烦恼。
他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天定你守城有功,何罪之有?圣子之位,关乎教统,不是儿戏,岂能轻言辞让?此事休要再提!”
他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目光扫过殿内众人,继续说道:“如今大战初定,百废待兴,王庆虽败逃,然随时有可能卷土重来,朝廷亦虎视眈眈。
我教正值用人之际,你们兄弟正当同心协力,共御敌。今日之言,到此为止,任何人不得再议!”
方腊凭借自身的权威,强行将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给按压了下去。
方天定也不再坚持,默默退回座位。反正他的目的已经达到,接下来只要老老实实不犯错就行。
方天靖也退回本位,面色平静,仿佛刚才一切未曾发生。
但殿内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兄弟二人之间那层薄薄的窗户纸,已经被捅破。
间隙既生,便再难弥合。
方腊心中烦闷,正欲挥手让众人退下,稍事休息再议善后,忽闻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甲胄摩擦之声!
只见卢俊义麾下的一名亲卫都尉,手持一封插着三根红色翎毛的文书,气喘吁吁地奔入大殿,甚至来不及行礼,便急声喊道:
“报——!大帅!卢将军派属下八百里加急送来紧急军情!”
那都尉直接将文书呈给了方天靖。
殿内所有人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刚刚平复些许的气氛再度变得紧张。
是什么事情,能让卢俊义动用八百里加急?
方天靖接过文书,迅速拆开火漆封缄,目光扫过纸上内容,他的脸色骤然一变,猛地抬起头,看向殿上的方腊,沉声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
“父亲,诸位!刚接到的紧急军情!金国完颜宗望、完颜宗翰分率东西两路大军,撕毁盟约,南下偷袭大宋!西路已破太原,东路已渡黄河,兵锋直指东京汴梁!大宋京师危在旦夕!”
这个消息,如同一个巨大的惊雷,在大殿之中轰然炸响!
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
金兵南下,东京危急!
这已不再是江南一地的纷争,而是关乎整个天下格局的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