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铜锣响,好事到!(1 / 2)
第二天上午,天色刚蒙蒙亮,呵出的气都成了白雾。
村民们大多刚起床,正准备开始一天的活计,就听得一阵久违的铜锣声“哐哐哐”地响彻了整个桃源村的上空。
“哎哟,里正叔这铜锣,可是有些日子没响得这么急了!”
“可不是嘛!自打咱们村日子安稳了,厂子也办起来了,这铜锣都快生锈了吧。今天这是又有什么‘大事’宣布?该不会是皇上又给咱们村赏赐了吧?”
“想得美你!皇上的赏赐又不是地里的大白菜,说来就来。”
“哎呀,别墨迹了,快走快走,再晚些就要站后头了,啧啧啧,这鬼天气,一天比一天冷……”
大家一边吐槽着谢里正这“扰人清梦”的铜锣,一边习惯性地、三三两两朝着谢里正家门口那片熟悉的小广场走去。
不多时,小广场上就聚满了人,男女老少都有,寒风吹过,全都缩着身子互相打着招呼,场面熙熙攘攘。
还是那个熟悉的小高台,谢里正穿着一件半新的藏蓝色厚棉袍,精神抖擞地站在上面,旁边站着拿着个小本子和炭笔的谢长河。
谢里正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头,清了清嗓子,双手往下压了压,洪亮的声音传了开来:
“乡亲们!静一静,静一静!好久没敲这铜锣把大家伙儿凑一块儿了,今天啊,不说别的,就叨叨一件顶顶要紧的事——猫冬!”
他目光扫过台下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语气带着感慨:
“咱们搬来这桃源村,也一年多了!托皇上的洪福,加上咱们自个儿肯下力气,如今咱们这日子是越过越好了……大家伙手里头多少都攒下了几个银子,再也不用像前几年在老家那样,一到冬天就愁吃愁穿,生怕熬不过去。也不用像去年刚来那会儿,住在四处漏风的茅草棚里,冻得瑟瑟发抖过年!”
这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台下纷纷响起附和声:
“是啊里正爷,如今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多亏了咱们村那两个大厂子啊,养活了不少人!”
“就是这北方的冬天,可真够劲儿的!”
谢里正点点头,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正因为日子好过了,咱们更得把日子过仔细了,过稳妥了!这北方的冬天,不比咱们老家,这里又长又冷,风雪说来就来,要是准备不周全,那可是要受大罪的!别以为住了新房子,盘了火炕就万事大吉了!今天,我就给大家伙儿好好念叨念叨这猫冬要准备些啥!”
“首先说这‘衣’!老人、娃娃的厚棉袄、厚棉裤、棉帽子、棉手套、厚棉鞋,都检查检查,该添的添,该补的补!特别是娃娃,长得快,去年的衣服今年可能就短了,千万别将就!、
大人也一样,出门干活,巡夜,没件厚实衣裳可不行!棉花、布料,趁着集市还没完全冷清,赶紧去置办!”
“再说这‘食’!这是大头!菜园子里剩下的白菜、萝卜、大葱,该收的赶紧收!
白菜怎么存?挖个菜窖最好,没有菜窖的,自己想办法,别让菜烂了就成!总而言之,你们各家各户的,粮食,米面都多囤点,万一雪大了封路,买都买不着!油盐酱醋,也得多备些!晒好的干菜、粉条、蘑菇,都是过冬的好东西!”
“然后是‘住’!那屋里的火炕,都提前烧一把试试,看看烟道通不通畅,炕面热不热乎?不通的赶紧找人掏掏!其他的,你们自己看着办,别一天天的让我这个老头子操心,我是你们的里正,不是你们的娘!”
“最后是‘行’和‘用’!扫雪的铁锹、木锨,准备好!到时候真下雪了,各家都要出门扫雪,谁家门前的雪没给我清理干净,到时候可别怪我老头子唠叨。”
谢里正这一番细致入微的唠叨,让台下许多原本没太在意的村民恍然大悟,但紧随其后的,却不是兴奋,而是一阵压低了的、充满焦虑的议论声。
“哎呀,里正爷说得在理,可……可这置办下来得花多少银子啊?”
“厚棉衣、新棉鞋、腌菜的缸、囤粮的米面……这林林总总加起来,怕不是一笔小数目!”
“谁说不是呢!咱们这一年到头,起早贪黑地在厂子里干,一个人省吃俭用,拢共也就能存下五两银子。就算我家有三个劳力,满打满算也就存了十多两。这要是呼啦啦全照里正爷说的置办齐了,怕是这钱袋子立马就得瘪下去一大半,年都过不踏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