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先贤授业图》艺术价值不可估量(1 / 2)
她连忙打开电脑,试图在网上查找关于这幅画及其作者顾江临的相关资料和文献。
然而,搜索结果却让她心头一沉。
关于顾江临的信息寥寥无几,仅有的几条艺术评论和史料记载都充满了惋惜之情:
“顾江临,一代大家,笔力扛鼎,其画作堪称‘南派山水人物之圭臬’,可惜天不假年,传世之作稀若晨星。”
“《先贤授业图》据说是顾江临中年力作,蕴含其毕生所学,若能完好保存,其艺术价值不可估量,足以代表那个时代文人画的最高理想与技艺巅峰,只可惜这幅画作传到后世,不知是什么原因,破烂到无法修复,上面的图案连纹理都被岁月腐蚀了,真是太可惜了!”
“唉,提到顾江临就心痛!存世的几幅画不是毁于战火,就是保管不当,侵蚀严重,几乎看不出原貌了,真是艺术史的巨大损失!”
“据说他还有一本绘画札记流传,里面记载了他许多独到的绘画心得和颜料秘法,如果能找到,对研究当时画坛风气和技法流变至关重要,可惜也和他的画一样,不知所踪,或许早已毁掉了……”
看着屏幕上这些充满遗憾的评论,谢秋芝的眉头越皱越紧。
资料的匮乏和画作本身的严重损毁,让她第一次在绘画这件事上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棘手和烦闷,仿佛陷入了一个无处着手的泥沼,遇到了真正的瓶颈。
然而,就在这焦躁之中,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她的脑海,让她瞬间怔住!
网上说这些资料和画作后世都失传了,彻底湮灭了……
那是不是意味着,在这个时代——就在此刻的大宁朝——很多古籍画作因为某种原因没能得到妥善的保存或修复?
尤其是眼前这幅《先贤授业图》,它之所以在后世失去了被研究、被瞻仰的价值,变得残缺不全、意义寥寥,极有可能就是因为在这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上,修复失败了!
以大宁朝现有的、远不如后世的文物保护技术和认知,这种可能性非常大!
而网上提到的,那本至关重要的顾江临绘画札记和颜料秘法……
沈砚提过,他书房里有顾江临的生平札记和早期习作!
如果……
如果他拥有的不仅仅是这些,而是连那本传说中的核心《绘画札记》也在他手中呢?
这个可能性让谢秋芝的心跳骤然加速!
那本札记里可能记载着顾江临独特的笔墨习惯、构图思路,甚至是他调配特殊颜料的秘方——这些正是精准修复其画作、最大限度还原其神韵的关键钥匙!
如果沈砚真的拥有这些珍贵的史料和原作,那么修复眼前这幅古画,就会变得轻松许多!
可紧接着,一种更荒谬甚至带着一丝惊悚的感觉弥漫心间。
如果沈砚的书房里真的珍藏着这些本该流传后世却最终湮灭无闻的瑰宝,那为什么它们没有流传下去?
是沈家在后来的历史洪流中遭遇了不测,家族倾覆,藏书散尽?
还是说……
还是说沈砚在上次的归山抱石洞里死去了,所以他的藏书自然而然的也没能被保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