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战地医生和特战队军人相互救赎 > 第409章 暗流和我心桥

第409章 暗流和我心桥(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苏婉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表情,像是深切的怀念,又混合着无奈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悲伤。“林博士是我在生态适应性项目上的主要导师之一。灾难爆发时,我们小组正在第三层的外围试验区进行封闭式数据采集。后来……通讯中断,能源波动,一切都乱了。”她的声音低沉下去,似乎不愿回忆那恐怖的时刻,“我侥幸和少数几人存活下来,靠着对这部分区域结构和一些低威胁生物习性的了解,东躲西藏……直到只剩我一个人。”她看了一眼手中的仪器,语气带着某种对过往智慧的追忆,“这个简陋的东西,就是根据林博士早期关于信息素干扰和特定声波频率驱离非智慧变异体的理论模型,结合找到的废弃零件改装的,对付那些主要依靠本能和简单生物信号行动的‘清道夫’还算有效。它们算是这里数量最多、但威胁相对较低的‘清洁工’。”

她口中的“清道夫”,似乎就是指刚才那些被驱散的、发出粘稠声音的未知生物。

“你知道林博士在哪里?b-7生命线站具体怎么走?”陈启明忍不住从数据终端后抬起头,急切地问道,眼中充满了对关键信息的渴望。

苏婉看向陈启明,又看了看他手中紧握的数据日志和地面上那些刻画的符号,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你们找到了基地的部分内部日志?看来,当初的紧急信息备份并没有被完全销毁或覆盖。”她叹了口气,语气变得沉重,“我知道林博士最后的计划是前往b-7站。那里是深层几个备用生命维持与独立生态循环节点的核心之一,理论上具备更强的物理防护和长期独立运作能力,也是基地预设的最终应急指挥点之一。但是……”

她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格外凝重:“通往b-7的主干道‘希望走廊’在灾难初期的剧烈地壳变动和后续的几次内部爆炸中已经被彻底堵塞,并且那片区域现在被几种极具攻击性、疑似形成共生关系的变异体群落占据,极其危险。我知道一条理论上存在的、用于设备和维护人员通行的备用路径,但那条路……”她摇了摇头,“同样不好走,狭窄、迂回,需要穿过几个废弃的能源中继站,而且不可避免地要经过两个‘罗兰’直属巡逻队的常规活动区域。那些家伙……可比‘清道夫’难缠得多。”

新的线索,新的方向,但也带来了新的、更复杂的挑战和明显增大的风险。这个突然出现的苏婉,是绝境中雪中送炭的向导,还是另一个精心编织的陷阱的开端?她提供的关于路径和危险的信息,是坦诚,还是一种试探或误导?

顾锦城凝视着苏婉,试图从她平静甚至有些疲惫的外表下,读出更多隐藏的信息。多年的敌后作战和生死经验让他习惯于怀疑一切,尤其是如此“巧合”的遭遇。但眼下,苏婉的出现和他们寻找林博士的核心目标高度契合,并且她提供了他们目前极度匮乏的、关于具体路径和本地威胁的情报。

“我们如何相信你?”顾锦城直接问道,目光如炬,不容许任何闪烁其词。

苏婉坦然迎着他的目光,没有丝毫退缩。她先是指了指他肩上的伤,逻辑清晰地说:“第一,如果我有恶意,刚才就不会主动驱散那些‘清道夫’,你们现在可能已经陷入不必要的消耗战,弹药和体力都会受损,这对任何设伏者而言都不是最优局面。第二,”她主动举起双手,转向宋墨涵,“你们的医生可以立即检查我,我身上除了这套破烂衣服和这个声波仪,没有携带任何武器。你们可以暂时保管它。”她将声波仪放在地上,轻轻踢到双方中间的空地。“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也想找到林博士。不仅仅是为了寻求庇护或生存,更因为她可能掌握着……阻止这一切进一步恶化、甚至找到一线生机的研究数据和关键线索。我相信,在‘找到林博士’这个目标上,我们暂时是高度一致的。”

宋墨涵看向顾锦城,微微点头。从她的专业角度初步判断,苏婉的身体状态确实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精神紧张和疲惫中,肌肉线条更偏向于长期躲藏和艰苦移动而非战斗训练,眼神虽然警惕但清澈,不像有埋伏或即刻攻击性的样子。

顾锦城沉吟了片刻,大脑飞速权衡利弊。在目前信息匮乏、前路充满未知艰险的情况下,苏婉的出现无疑是一个需要承担的风险,但也可能是一个打破僵局、指引方向的巨大转机。他不能因噎废食。

“威尔逊,最后一次确认周边安全状况。”

“周边五十米内,未发现其他生命信号或威胁。通道安全。”

顾锦城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他对苏婉说道:“苏婉研究员,基于你提供的信息和我们共同的目标,暂时欢迎你的加入。但你需要走在队伍中间,由赵青负责你的‘安全’。”他特意加重了“安全”二字,其中的监视意味不言自明。

苏婉对此似乎早有预料,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没有任何异议。“我理解。希望能帮上忙。”

队伍的构成瞬间发生了变化,多了一个身份成谜、目的有待验证的前基地女研究员。前路依旧被浓重的迷雾笼罩,危机四伏,但手中似乎多了一缕微弱却可能指向光明的丝线。

在短暂的休整,准备按照苏婉提供的备用路径出发前,宋墨涵借着再次为顾锦城检查绷带是否牢固、是否需要更换的机会,靠近他。

“感觉怎么样?伤口有没有出现新的撕裂或异常疼痛?”她低声问,手指专业而轻柔地按压着绷带的边缘和周围皮肤,检查有无新鲜的渗血或水肿。

“还能坚持。”顾锦城看着她近在咫尺的、写满不容置疑的担忧的脸,低声回应。在得知有了相对明确(尽管危险)的路径,并且可能离目标林博士更近一步后,他精神上的压力似乎减轻了一些,连带着伤口的持续性钝痛也仿佛被意志力暂时压制下去几分。

“这个苏婉……”宋墨涵欲言又止,她的直觉和对人性的观察让她无法完全放心。

“我知道。”顾锦城目光扫过正在默默接受赵青简单“检查”并整理自己那简陋装备的苏婉,声音低得只有两人能听见,“保持最高级别的警惕,但有限度地、有选择地利用她提供的信息。你和陈工,找机会多和她进行非正式交流,尝试从侧面验证她的话,并获取更多关于林博士近况、b-7站的具体情况,以及那些‘罗兰’巡逻队的战术特点和活动规律。注意她的微表情和语言逻辑。”

“明白。”宋墨涵应道。她为他最后调整了一下绷带的松紧度,确保既不会过紧影响循环,又不会在激烈行动中脱落或摩擦伤口。她的动作细致、专注,带着一种超越单纯医护职责的关怀。

在她收回手,准备退开时,顾锦城的左手忽然抬起,极其快速而轻柔地覆盖在她刚刚离开他绷带的手背上。他的手掌宽大,因长期持枪和战术训练而带着坚硬的薄茧,温度却因伤后体虚而显得有些灼热。这个接触短暂得如同黑暗中一闪而逝的火花,一触即分,快得几乎让人以为是错觉。

“自己也要小心。注意观察她,但也保护好自己。”他声音低沉沙哑,带着一种只有她才能清晰分辨出的、超越常规战友之情的深切关切与担忧。

宋墨涵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手背上那残留的、带着薄茧触感和灼热温度的触感,像一小簇温暖而坚韧的火苗,瞬间驱散了地下空间的部分阴冷。她抬起眼,恰好撞进他眼中那一闪而过的、未来得及完全掩饰的复杂情绪——有关切,有信任,或许还有一丝更深沉的、在生死边缘愈发清晰的东西。

“你也是。”她轻声回应,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未曾察觉的、一丝不易察觉得温柔与坚定。

短暂的、无声的交流结束,队伍再次行动起来。顾锦城走在最前,背影依旧挺拔如不屈的青松,只是那右肩上洁白的绷带,在昏暗不定、偶尔闪烁的应急灯光下,显得格外醒目。它像一枚记录着牺牲与责任的独特勋章,也像一座无声却坚固的心桥,连接着指挥官不容有失的坚毅与医生默默守护的温柔。

苏婉被安排在队伍中间,赵青沉默地跟在她侧后方一步之遥。她沉默地跟着队伍移动,目光偶尔扫过周围配合默契、行动迅捷的队员们,尤其在看似冰冷指挥实则深受信赖的顾锦城和冷静专业却对队长流露出独特关怀的宋墨涵之间停留片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像是羡慕这种在绝境中依然存在的信任与羁绊,又像是回忆起了自己曾经也可能拥有、却已失去的团队时光。

黑暗依旧浓重如墨,危机潜伏于每一个转角与阴影之中,前路未知且遍布荆棘。但队伍内部,因为共同而迫切的目标,因为生死与共的经历和考验,也因为那在极端残酷环境下悄然滋生、并愈发坚韧生长的情感纽带与相互信赖,而变得更加凝聚,如同一块经过锤炼的合金。他们踏上了苏婉指引的、通往b-7生命线站的备用路径,每一步,都踏在希望与危险并存的钢丝之上,而脚下的深渊,似乎比想象中更加深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