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上元灯火与故梦(1 / 2)
年节的假期虽然名义上要放到正月二十,但对于这座皇城的主人而言,“告一段落”不过是换了个地方工作罢了。
自正月十一开始,贺凌渊便不再有连轴转的应酬,他将大部分时间都留在了养心殿。李德福也知晓慧婕妤在皇上心中的分量,每隔两三日,便会奉旨前来永和宫,传唤林知夏去伺候笔墨。
名义上是研磨,实则是两人在御案前的私密“业务交流”。贺凌渊会在批阅政务的间隙,向她透露《白叠策》的最新进展,询问她对试种方案的看法。
林知夏的“搞事业”热情也被重新点燃。她不再是那个只在后宫摸鱼的宠妃,而是变相成了皇帝身边的“智囊团”和“私人顾问”。这份参与国家大事的满足感,比后宫任何恩宠都要来得更实在。
日子就在这般充实而紧张的节奏中,悄然滑向了正月十五——上元节。
是夜,紫禁城内灯火通明,宫墙上下,处处悬挂着绘着各种吉祥图案的彩灯,流光溢彩,瑞气千条。但这份皇家的热闹,是内敛而庄重的。
林知夏坐在暖炕上,看着窗外那一片被灯火映红的夜空,手中捧着的茶盏,却渐渐凉了下来。
“主子,您在看什么?”含翠见她看得出神,轻声问道。
林知夏没有回答,她只是轻轻地叹了口气,眼中流露出追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寂寥。
“元宵节啊……这才是真正的‘全民狂欢夜’。”
她的思绪,被窗外的灯火拉回了十六年前,那个尚书府的清净小院。
在林府,规矩向来严格,嫡庶有别。但每年的上元节,却是唯一能让全家人,包括庶出的弟弟妹妹们,享受片刻“自由”的时刻。
那一天,父亲会亲自领着家里的孩子们,由府中侍卫护送,去京城最热闹的庙会街上逛灯。
那是林知夏记忆里,最鲜活、最真实的一段时光。
记忆中的上元节——
那时,她还是那个天真烂漫的“只只”。街上人声鼎沸,摩肩接踵,不像宫里这般清净,却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二哥,快看!是兔子灯!我要那个!”她穿着一身簇新的银红袄子,像只欢快的小鸟,拉着她那武将出身、身形高大的二哥林知行的袖子,在人海中艰难穿梭。
二哥总是笑着,一边护着她不被人群挤到,一边用他那雄浑的声音大声砍价。那份光明正大、毫不遮掩的宠溺,让她至今想起来都觉得温暖。
大哥林知渊则走在前面,他为人沉稳清贵,虽不似二哥那般爱闹腾,但总是悄悄地替她和弟弟妹妹们付钱买下了她们喜欢的灯笼,买下了热腾腾、甜腻腻的汤圆,又在他们玩得走散时,带着温和的笑容,在人群中找到了他们。
她记得,那庶出的三弟林知明,平日里在府中总是谨小慎微,但在庙会那日,却敢大胆地跑到卖糖人的摊位前,央求着她帮他买一只最复杂的“孙悟空”糖人。她也记得,那庶出的妹妹林知慧,总是怯生生地躲在她身后,直到她将一盏漂亮的“莲花灯”塞进她手里时,才露出一个羞怯而满足的笑容。
那时的他们,没有嫡庶之分,没有前程压力,只有一家人的热闹和爱。他们一起挤在猜灯谜的摊位前,为了一道简单的谜题吵闹不休;他们一起在人群中抬起头,看着那火树银花、万家灯火的盛景。
那份自由,那份被人群裹挟的兴奋,那份兄妹之间无需言语的默契与爱,是她入宫之后,再也无法感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