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三国:东汉战神,融合韩信闯天下 > 第143章

第143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兄长厚爱,备心领了。如今借居荆州城内已属叨扰,若再让万余将士进驻,实在过意不去。

贤弟何出此言?既唤我一声兄长,岂能让你受委屈?

兄长盛情,备铭感五内。只是兵马不多,现已安顿城外,就不劳兄长相扰了。

此刻刘备尚不知自己的心思已被刘表看穿。在他眼中,刘表不过是个懦弱老朽之徒,虽据荆州要地却难成气候。

刘备认定刘表不足为患,但自己向来以仁义立身,若贸然出手,多年经营的名声必将毁于一旦。

他只得继续这般虚与委蛇,看似委曲求全,实则静待时机。唯有如此,方能将心中筹谋逐步展开。

既如此,为兄也不强求。但贤弟定要在府中多住几日。自**离世后,再未有宗亲来访。如今得见贤弟,方觉乱世中仍有亲人可依。人老了,总想与血脉至亲多聚聚啊!

“兄长何出此言?您正值春秋鼎盛之际,坐镇荆州数十载,将此地治理得井井有条。论天下诸侯,谁人能与兄长的富庶荆州相提并论?初见兄长时,备便觉分外亲切。这些年来备漂泊四方,如今终得在兄长身边安定,实在不愿再奔波了,只愿余生常伴兄长左右。”

“看来你我兄弟心意相通。既如此,你便留在荆州相伴。待我百年之后,这荆州基业便托付于你,从今往后你就是新任荆州之主......”

“陪伴兄长自无不可,但这荆州基业备万不敢受。这可是朝廷赐予主公的封地,备何德何能担此重任?”

“贤弟此言差矣。实不相瞒,我这荆州表面太平,内里却有难处。蔡氏为我诞下次子刘琮后,我长子刘琦的处境便愈发艰难。琦儿性情最似我,本欲传位于他。可蔡氏一心要立亲生骨肉刘琮,其弟蔡瑁又手握兵权,令我进退维谷。”

“不想兄长府中竟有这般隐情。只是此事备不便置喙,但望兄长能秉公决断。”

“既将此事告知贤弟,便是望你为我参详。究竟该立长子继承基业,还是该顺蔡氏之意立幼子?”

“自古长幼有序,琦公子既肖似兄长,本是上选。然琮公子有蔡氏支持,更兼兵权在握,确实两难。”

“正为此事日夜忧心。若传位琦儿,恐蔡氏谋反;若传琮儿,又恐他们容不下琦儿。思来想去,唯有将荆州托付贤弟,方能保全我两个孩儿性命,使我九泉之下得以瞑目。”

“兄长,此事断不可行,若如此行事,我刘备岂不成了不忠不义之徒?”

“贤弟言重了。若心有顾虑,我可立下遗诏。待我百年之后,若有人胆敢生乱,你便可持此诏书名正言顺接掌荆州。”

刘备闻言心中一动,恨不能当即应允,却仍强自按捺。他深知这或许是刘表在试探自己。

纵使刘表真心相让,毕竟初次相见便受此大礼,终究不妥。无论刘表如何劝说,刘备早已打定主意婉拒,如此方能万无一失。

“玄德贤弟果然名不虚传,实乃仁义君子。我汉室宗亲之中,唯有贤弟可堪大任。”

“兄长谬赞,备不过一介凡夫俗子。”

“既然如此,此事容后再议。贤弟初至荆州,不妨先四处游览。我荆州物阜民丰,贤弟尽可放心游玩。”

“谨遵兄长之命,过几日玄德便去各处看看。”

“来,贤弟,满饮此杯。”

“敬兄长。”

宴毕,刘备携魏延、诸葛亮前往小沛。此地与荆州形成犄角之势,正是刘表特意安排的驻所。刘备一眼便看破其中奥妙:此处进可驰援荆州,退可求援自保,实乃兵家要地。如此眼力,不愧为当世人杰。

“主公,刘表今日可曾提及托付荆州之事?”

“正如军师所料,确有此事。”

“主公未应允?”

“此事万万不可!我与他同出一脉,若取而代之,岂非背信弃义之徒?往后如何立于天地之间?”

“主公此言差矣!刘表既为汉室宗亲,将荆州托付于您,世人只会称赞您顾全大义,何来骂名?”

“纵是如此,我亦不能应允,军师不必再议。”

刘备口虽推拒,心中实则早已动摇。今日刘表明言相让,他何尝不暗自盘算?

漂泊半生,他太需要一片立足之地。若再这般流离,还谈何大业?可若此刻接下荆州,多年经营的仁义之名必将毁于一旦。

他得忍,待到时机成熟,再名正言顺地执掌荆州。唯有如此,方能使天下信服——荆州非他所夺,而是他力挽狂澜后,刘表亲托的重任。

这便是刘备的处世之道,仁义的面具不容半点裂隙。

诸葛亮心如明镜,早看透他眼底的渴望。可主公既顾虑颜面强作推辞,他亦不便点破。

在孔明看来,成大事者当机立断。这般优柔寡断,如何担得起天下?今日若错失良机,将来怕是再无此等机缘。

其实早在会面前,诸葛亮便料定刘表会托付荆州。他再三叮嘱刘备莫要推辞——刘表乃仁厚之主,必会为刘备的气度所动。

何况荆州本就风雨飘摇。东吴虎视眈眈,诸侯暗中觊觎,刘表日夜难安……

此时刘表已无法完全掌控荆州大局,兵权尽归蔡氏一族掌控,加之两派势力明争暗斗,令他这些年心力交瘁。

诸葛亮正是看透这般情势,判定刘表必会将荆州托付刘备。岂料即便他事先提醒,刘备163仍执意推辞。这般良机转瞬即逝,日后恐难再遇,诸葛亮的深谋远虑只得另作筹谋。

他未曾察觉,刘表早已洞悉刘备此行深意。纵使诸葛亮再有千般妙计,此刻也已徒劳无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