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三国:东汉战神,融合韩信闯天下 > 第145章

第145章(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当将士们第一次依阵变位时,长矛形成的寒光竟如星斗流转。刘备抚掌慨叹——昔日败绩,终究是缺了这经纬纵横的谋略。诸葛亮治兵之妙,恰似将散沙熔铸为铁壁。

【三顾之思】

夜巡营寨时,刘备总望向卧龙岗方向。若当年少叩一次柴门,此刻荆州的晨光或许便照在他人的甲胄上。这个念头令他攥紧了腰间双股剑的穗子。

【韬略暗涌】

诸葛亮第七次在沙盘上推演时,故意将代表荆州的木块推向主公案前。景升公若再相让...他话音未落,却见刘备的指尖在与间反复摩挲。帐外更漏声里,藏着两个聪明人心照不宣的博弈。

刘备行事看似重情重义,实则别有用心。他不过是想借此收买人心,成就霸业。

只是这套把戏能瞒过天下人,却骗不过诸葛亮的眼睛。若连这都看不透,诸葛亮也枉称当世第一谋士。刘备虽有过失,但待诸葛亮却真诚相待。正因如此,诸葛亮才愿尽心辅佐,以报知遇之恩。

眼下诸葛亮能做的,唯有规劝刘备按计行事。他建议刘备依计与刘表会面,遵循既定方略,方能奠定大业根基。若不听劝告,不仅徒增曲折,更会延误大计。

面对固执的刘备,诸葛亮也无可奈何。他胸中有万千韬略,却遇上这般主公,实在令人无言。若非刘备这般虚伪作态,或许早就成就大业。正是这种性情,让他错失良机。

若能听从诸葛亮劝谏,何至于日后惨败。眼下唾手可得的荆州不要,非要日后兴师动众,徒增伤亡。诸葛亮苦心经营的兵力,就这样被肆意挥霍。刘备只知空谈仁义,将良谋当成耳旁风,诸葛亮岂能不知他的心思?

这日刘表又遣人相邀。

玄德贤弟近日发福了。

哈哈,托兄长的福,闲居无事,心宽体胖。

是啊,贤弟近来未曾征战,长居安逸,难免如此。你看为兄是否清减了些?

刘表屏退左右,独留刘备在书房叙话。窗外竹影婆娑,案上茶烟袅袅。

玄德近日可好?刘表轻抚长须,目光沉静地望着对方。

刘备恭敬答道:承蒙兄长挂念,愚弟一切安好。

烛火摇曳间,刘表忽然长叹一声:愚兄近来夜不能寐,每每思及荆州之事,便觉心中郁结难解。

刘备瞥见刘表鬓边新添的白发,想起孔明临行前的叮嘱,心中已有计较。他不动声色地端起茶盏,道:兄长可有什么烦忧?

你我既是同宗,刘表缓缓起身,负手立于窗前,愚兄也不瞒你。我那不成器的两个孩儿......话至此处,声音已然哽咽。

刘备也站起身来,郑重道:兄长有事但说,备虽不才,定当竭力相助。

刘表转过身来,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玄德果然重情重义。不瞒你说,近日蔡氏频频干预立嗣之事,欲立琮儿为主。可这荆州基业......

窗外忽起一阵风,烛火猛烈摇晃。刘表的面容在光影交错间显得格外苍老。

刘备深深一揖:若兄长信得过备,备愿倾力辅佐贤侄,以保荆州基业。

刘表眼中精光乍现,却又很快隐去。他握住刘备的手腕,力道大得惊人:玄德此言当真?

同宗之谊,岂敢虚言。刘备目光坚定,声音沉稳如铁。

案上茶盏早已凉透,侍从新换的檀香在室内缓缓氤氲。刘表凝视着这个同宗兄弟,良久才松开手,脸上浮现出如释重负的神情。

“此计我岂会未曾思及?然以玄德贤弟眼下兵马,实难与蔡瑁抗衡。纵然如此行事,蔡氏一族依旧不会将刘琦放在眼中。倘若他日贤弟离了荆州,彼辈必会趁机生乱,着实令我忧心。此策断不可行。”

“兄长,而今您年岁尚不算高,体魄强健,再主政荆州十载亦非难事。在此期间可将公子刘琦带在身边悉心栽培,假以年月,公子必能历练成才。待其时,您自可安心将荆州托付于他。”

“贤弟此言,分明是不愿相助啊!若行此策,蔡氏反会更加猖狂。他们见我这般安排,便知我属意刘琦继位,定会百般阻挠。届时他们不再暗中动作,反而会因肆无忌惮而酿出大祸,甚至兴兵作乱亦未可知。若到那般境地,我等又当如何收拾?此计万不可行。”

“兄长所言极是,是我想得不够周全。若将刘琦与刘琮两位公子都带在身边栽培呢?让二人各自历练,如此蔡氏便无话可说,也可堵住悠悠众口。待二人各显其能之际,您再择贤而立,岂不更好?”

“贤弟何其糊涂!刘琮绝不可继任荆州之主。若教他得了权位,只怕这荆州就要易姓他人,我半生基业必将付诸东流。此计同样不妥。况且蔡氏又岂会容刘琦安心成长?定会暗中使绊,令其举步维艰。只要蔡氏仍在荆州一日,此地便永无宁日。”

“照此说来,荆州竟是无解之局。唯有在兄长治下方得太平,若兄长不在,恐将祸起萧墙。”

“眼下唯有此法可保荆州无虞,但须得玄德贤弟首肯方能施行。倘若贤弟不允,荆州日后恐无宁日。为荆州,为大汉天下,此事务必应允,否则我死不瞑目。”

“兄长所言何事,竟需刘备方能成全?只要兄长明言,为兄长为大汉,我必竭尽全力。”

“贤弟此言当真?”

“绝无虚言。”

“好!既如此,我便直言了。”

“兄长但说无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