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下班后直接来我们家吧!(1 / 2)
阳光透过天玺中心的落地窗,在办公区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宇回到工位时,指尖还残留着茶水间的温热触感,王姐无助的眼神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但他很快收敛心神——眼下最重要的,是为即将到来的荣城项目谈判做好万全准备。
他将荣城文旅项目的资料铺满桌面,指尖划过市场分析报告上的折线图,眉头微蹙。报告中提到的“业绩考核与薪酬挂钩”条款模糊不清,只写了“按项目完成度发放绩效奖金”,却未明确考核指标、权重分配及支付时限。结合遭遇的明翰物业推诿事件,林宇深知模糊条款背后的法律风险,心底愈发坚定了要找赵芳竹咨询的念头。毕竟涉及《劳动合同法》中薪酬结构的明确性要求、绩效考核的合法程序等专业问题,绝非仅凭商业经验就能判断的。
他翻开笔记本,在纸上列下核心疑问: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的比例是否合理?绩效指标是否符合“内容合法、标准明确”的法律要求?加班工资计算基数是否约定清晰?补充协议与原合同的效力衔接问题(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每一个问题都关乎未来职业发展的权益,绝不能掉以轻心。办公区里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同事们低声交谈的话语偶尔飘来,但林宇的注意力完全沉浸在资料中,直到午休铃声响起,才被江心怡的声音拉回现实。
“该去餐厅了。”江心怡拎着工牌走到他身边,发梢带着她喜欢的洗发水香气。
林宇合上资料,起身时顺手将笔记本塞进包里:“正好,我中午想约赵姐聊点事,看看她有没有空。”
天玺中心的内部餐厅位于四楼,此刻人声鼎沸。玻璃窗映着窗外的河岸风景,初春的河水泛着粼粼波光,远处的老城区屋顶错落有致。餐厅内,不锈钢餐盘碰撞声、交谈声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红烧茄子的浓郁、清炒时蔬的爽口、杂粮饭的清香,构成了职场人熟悉的午餐图景。林宇和江心怡照例走到角落的餐桌,这里相对安静,能避开大部分喧嚣。
刚坐下没多久,就看到赵芳竹和孟吉吉端着餐盘走了过来。孟吉吉穿了件米白色针织衫,搭配卡其色阔腿裤,脸上带着浅浅的倦意,眼下有淡淡的青影;赵芳竹则是一身剪裁得体的藏蓝色西装套裙,长发利落地挽成发髻,露出纤细的脖颈,鼻梁上架着一副细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神沉静而锐利,典型的法务精英模样。
“今天怎么不见芝夏?”孟吉吉放下餐盘,环顾四周,筷子在碗里轻轻搅动着,语气带着好奇。她的餐盘里多是清淡的素菜,只有一小块鱼排,想来是在控制饮食。
江心怡无奈地笑了笑,拿起勺子舀了一口番茄蛋汤,压低声音说:“别提了,被她爸妈押着去参加一个高端相亲联谊会了,说是在河岸边的星级酒店办的,全是所谓的青年才俊,不去不行。”她说话时微微撇嘴,显然对这种“被安排”的相亲不太认同。
这话立刻引发了三位女生的一阵感慨。孟吉吉叹了口气,肩膀微微垮了下来:“唉,一转眼,我们好像都到了被家里催婚的年纪了。”她看了看江心怡,又转头望向赵芳竹,眼神里带着几分羡慕又几分无奈,“说起来,我们‘四美组’里,现在就心怡和林宇甜甜蜜蜜的。芳竹你家门槛高,追你的人估计能从天玺中心排到河边上,压力估计在于选谁更好。而我和芝夏这种普通中产家庭的,就感觉压力大了,高不成低不就的,想找个三观合又有模有样的实在太难了。”
赵芳竹优雅地夹起一根油麦菜,咀嚼时动作轻柔,语气淡然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还好,家里还算尊重我的意愿,主要是爷爷那边念叨得多些,总说要找个门当户对、踏实可靠的。”她显然不愿多谈私人感情话题,放下筷子,用餐巾擦了擦嘴角,目光转向林宇,巧妙地转移了焦点,“林宇,看你上午眉头皱着,好像有心事?”
林宇正低头扒着饭,闻言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喜色——机会来了。他放下筷子,身体微微前倾,语气诚恳:“嗯,赵姐,确实有点事情想请教你一下,关于合同和薪酬方面的。之前冯经理提过的补充协议,里面有些条款我不太放心,想听听你作为法务专业人士的意见。不知道你中午或者下班后有没有空,方便聊几句吗?”
赵芳竹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爽快地点头答应:“有空。冯经理确实跟我提过一句补充协议的事,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一两句也不说清,这事儿确实得好好斟酌,一不小心就容易踩坑。”她随即微微蹙眉,指尖轻轻敲击着餐盘边缘,“不过,在哪里谈合适?办公室人多口杂,开放办公环境根本没法说私密话题;咖啡厅虽然安静,但难免遇到熟人,也不太方便深谈。”
这确实是个问题。林宇和江心怡对视了一眼,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同样的顾虑。虽然他们对赵芳竹的人品绝对信任,赵芳竹始终坚守原则、公私分明,但薪酬待遇属于核心利益,补充协议的谈判更是关乎未来几年的职业发展,必须在绝对私密、安全的环境下进行,避免任何信息泄露的可能。
江心怡几乎是立刻就做出了决定,她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看向赵芳竹,语气大方而热情:“这有什么好纠结的,下班后直接来我们家吧!让林宇下厨,做几个拿手菜,咱们边吃边聊,既安静又放松。我再开瓶果酒,咱们慢慢说,也不用急着赶时间。要是聊晚了,或者喝了酒不方便开车,你就在我们那儿住下,反正客房一直空着,洗漱用品都是现成的,都是你常用的牌子。”
这个提议瞬间解决了所有问题。在家里面谈,隐私性绝对有保障;林宇亲手做饭,既显得有诚意,又能让交谈氛围更显亲切;加上适量酒精的催化,原本严肃的法律条款咨询也能变得更轻松深入。一旁边的孟吉吉知道他们是在商量正事,也就没有任何不满或者插嘴。
赵芳竹听完眼睛一亮,镜片后的眼神瞬间柔和了许多,她笑着看向林宇,语气带着几分期待:“哦?那我可是有口福了,早就听心怡夸你厨艺好,今天她还在夸你做的瑶柱瘦肉粥比餐厅的还地道。那可就这么说定了,我下午可能稍微加会儿班,把手上一个合同审核完就过去,到时候你把地址发我就行。”
“好,那我们下班先去买菜,保证让你吃到新鲜可口的家常菜。”林宇也笑着应下,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午餐过后,林宇和江心怡各自回到工位。下午的时光在忙碌中过得飞快。林宇继续深入研究荣城文旅项目的市场分析报告和东山省的相关政策文件,重点关注了荣城当地的文旅产业扶持政策、土地使用规范等内容,力求在谈判时能对项目前景有更清晰的论述,也能更精准地判断绩效指标的合理性。他还特意查阅了《劳动合同法》中关于绩效考核的相关规定,看到“绩效考核制度需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公示”的要求时,心中更加警惕——补充协议中必须明确这一点,避免企业单方面变更考核标准。
另一边,江心怡也在处理积压的行政事务。她坐在办公桌前,面前堆着厚厚的文件,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时不时停下来核对信息。遇到需要林宇确认的事项,她便通过内部通讯软件发消息,两人无需多言,就能默契配合。办公区的时钟指针一格一格移动,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将天空染成了温暖的橘黄色。
下午5点30分,下班铃声准时响起。林宇和江心怡默契地收拾东西,林宇将荣城项目的资料整理好放进公文包,江心怡则关掉电脑,拎起早已准备好的购物袋。两人一起走出公司,汇入下班的人潮中。
新元市的晚高峰已经拉开序幕,街道上车水马龙,车灯汇成了流动的光河。河边的步道上,有市民在散步,孩子们的笑声偶尔传来,与街边商铺的音乐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生活气息。两人没有选择开车,而是沿着河岸步行前往附近的大型生鲜超市——既能欣赏沿途风景,又能避开拥堵的车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