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海眼之门,法则之争(1 / 2)
骨舟破开重重灰暗,如一道灰黑色的闪电,在由无尽兵煞与死寂构成的惊涛骇浪中穿行。舟身之上,《兵寂溯源经》的道纹自然流转,将周遭狂暴的能量抚平、同化,甚至反过来汲取其力量,维持着骨舟的稳定与速度。
站在舟首,李默能清晰地感受到,手中那缕兵寂本源与远方某个存在的联系越来越强。那是一种如同磁石相互吸引般的本能呼唤,源自灵魂星图锁定的坐标,源自《兵寂溯源经》的终极指向——归寂海眼。
周围的景象开始发生剧变。不再是杂乱无章的兵刃残骸堆积,而是出现了某种诡异的“秩序”。无数破碎的兵器,无论大小、形态,都开始朝着同一个方向倾斜、排列,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巨大引力所捕获、牵引。煞气的颜色也从灰黑逐渐转向一种更深沉的、仿佛能吞噬光线的“归墟之黑”。空气中弥漫的也不再是单纯的死寂,而是一种让灵魂都感到冻结的、万物终结的预兆。
甚至可以看到,一些体型较小、灵智低下的煞灵,在靠近这片区域时,会身不由己地被那股引力拉扯、分解,最终化作一缕精纯的兵寂之气,汇入那无形的洪流,涌向远方。
这里,已经是归寂海眼的引力影响范围!万物皆向其倾颓,万法皆向其沉寂!
“稳住心神,紧守道念!”李默的声音在每一个守寂者灵魂中响起,带着一股兵寂本源独有的沉凝之力,帮助他们抵御那股无孔不入的、引动万物自毁归寂的诡异道韵。
灰烬大长老等人脸色发白,全力运转寂灭道韵,与骨舟的气息融为一体,才勉强抗衡住那股源自生命本能的、投向终结的诱惑。
骨舟又前行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的景象终于豁然开朗,也让所有人,包括李默,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那是一个……无法用言语形容其巨大的“漩涡”。
并非存在于物质层面,而是存在于规则与概念之中。它占据了整个视野的尽头,仿佛是整个“锋寂之世”的疮孔,又像是通往某个终极归宿的隧道入口。漩涡由无数流动的、粘稠的归墟黑暗构成,其中沉浮着难以计数的、更加庞大古老的神兵残骸与文明印记,它们在其中缓缓旋转、分解、最终化为最本源的“寂”之粒子。
漩涡的中心,是一片绝对的、连神识都无法探入的“无”。那就是归寂海眼的本体!仅仅是凝视它,就让人道心摇曳,仿佛自身的“存在”都在被其缓慢剥离、吸走。
而在那巨大漩涡的边缘,靠近李默他们方向的虚空之中,悬浮着三样事物,构成了通往海眼的最后屏障:
左侧,悬浮着一柄锈迹斑斑、却散发着斩断因果、破灭万法意韵的断刃。它并非实体,而是由纯粹的“兵锋”法则本源凝聚而成,其“锋锐”之意,远超之前遇到的任何煞灵或葬剑渊修士。
右侧,悬浮着一面布满裂痕、仿佛随时会彻底崩碎的残盾。它由极致的“守护”与“承受”意念,混合着万古的“寂灭”道韵构成,散发出一种绝对的、令人绝望的防御与终结气息。
而在这断刃与残盾之间,虚空之中,铭刻着一扇巨大的、由无数流动的灰黑色符文构成的门户虚影。门户紧闭,其上流转的符文,赫然与《兵寂溯源经》的核心要义,以及李默灵魂星图中的轨迹隐隐对应!
归墟之扉!通往归寂海眼的门户!
显然,要进入海眼,必须先通过这断刃与残盾的考验,并以兵寂本源,开启这扇归墟之扉!
“法则显化……此地竟已孕育出如此清晰的法则具象!”灰烬大长老声音颤抖,充满了敬畏与恐惧。这断刃与残盾,代表的正是“锋寂之世”最本源的两种力量,其层次,已然接近“道”的化身!
李默目光凝重。他能感觉到,那断刃的“锋”意在不断攀升,锁定了骨舟,下一击必然是石破天惊;而那残盾的“寂”意则如同深渊,准备将一切攻击吞噬、归于虚无。
硬闯,几乎不可能。即便他初步炼成兵寂本源,面对这等接近世界本源法则的显化,也力有未逮。
必须智取,必须利用《兵寂溯源经》的奥义,利用“动态轮回”对这两种法则的理解。
就在他心念急转,推演破局之法时——
嗡!
一股远比之前更加清晰、更加冰冷的意志,如同无形的冰山,骤然降临在这片归寂海眼的外围空域!空间仿佛被冻结,连那巨大的规则漩涡都似乎凝滞了一瞬。
一道身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骨舟前方不远处的虚空之中。
那并非实体,更像是一团不断变幻、由无数细微几何符文与冰冷数据流构成的人形光影。它没有五官,没有情感,只有一种绝对的、俯瞰众生的秩序与漠然。它手中,托着一本由光芒构成的书籍,书籍无风自动,页面上流淌着无数世界的生灭规则与律令条文。
清理者议会——巡查使者!
它到了!而且直接出现在了这最终的关卡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