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破局止损·狩猎未止二(1 / 2)
这场风暴的中心——大华纺织厂,暂时获得了一丝喘息之机。
周大华在经历了绝望、恐惧、再到目睹舆论反转的震惊后,如同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他抓住这宝贵的时机,在宁波同乡会和几位有良知的银行家暗中支持下,
紧急筹措了一笔过桥资金,支付了最紧迫的欠薪和部分债务,
稳定了惶惶不安的工人情绪,工厂恢复了最低限度的生产。
那场大火的原因,在舆论压力下,巡捕房给出了一个含糊的“调查中”的结论,
但至少,明目张胆的威胁暂时消失了。
他保住了工厂,保住了那个可能价值连城的专利秘密,也保住了家人的安全。
但这胜利,代价惨重。工厂元气大伤,信誉受损,未来依旧布满荆棘。
而他内心深处,对“朱雀资本”及其背后阴影的恐惧,已刻入骨髓。
他知道,暂时的退却,不代表永久的放弃。危机,只是潜伏了起来。
对韩笑和林一而言,这更是一场惨胜。
林一在码头阻击战中身负重伤,侥幸被及时赶到的副总巡捕长安排的亲信救下,
秘密安置在一家绝对可靠的私人诊所抢救,生死一线。
韩笑虽未受重伤,但“南洋侨商何笑安”这个精心打造的身份已彻底暴露,无法再使用。
这意味着,他们失去了一个潜入敌人核心圈层的宝贵身份。
更重要的是,他们彻底暴露了自身的存在和意图。
青瓷会(朱雀资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有一股力量在有针对性地对抗他们,并且具备相当的威胁能力。
今后的斗争,将从暗处的试探与渗透,转入更加艰难、更加危险的相持与反击阶段。
对手会更加警惕,手段会更加隐蔽和狠辣。
数日后,法租界边缘那间安全屋内,气氛凝重。
韩笑与终于脱离生命危险、但脸色依旧苍白的林一,
以及通过密信保持联系的冷秋月,进行了一次沉重的复盘。
“我们…低估了他们的决断力和组织结构。”
林一靠在床上,声音虚弱,但思路清晰,
“王大卫的‘断尾’,干脆利落,牺牲掉的都是可以随时替换的卒子。
其核心,丝毫未损。这种壁虎断尾式的求生术,是大型资本组织的标准生存策略。”
韩笑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缓缓道:
“我们以为拿到了账本,就抓住了七寸。但实际上,那只是他们一条触手上的吸盘。
斩断了,他们还能长出新的。我们是在用个人的勇气和智慧,
对抗一个庞大的、非个人的、没有固定形态的资本系统。
个人的力量,在这种对抗中,太渺小了。”
冷秋月的密信,冷静地剖析了更深层次的问题:
“此役,我们成功阻止了对单一目标的狩猎,具有战术意义。但必须清醒认识到:
1.对手的韧性:青瓷会的核心在于其庞大的资本网络和缜密的组织架构,
而非一两个执行人(王大卫)或一两次具体行动(收购大华)。损失局部,不影响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