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我在后宫开冥途 > 第430章 你藏的那把火被她看见了

第430章 你藏的那把火被她看见了(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她提笔蘸墨,写下一疏,却不递御前,也不交内阁,而是亲自送至昭雪祠,悬于主碑正上方。

素绢飘荡,墨迹森然:

“今岁无帖,何以除祟?”

无帖——因无人敢写,更无人敢焚。

爱若不焚,怨气不散,因果不绝,江山怎安?

消息传回皇宫时,暮色正浓。

乾清宫东暖阁内,烛火摇曳。

萧玄策立于窗前,望着远处昭雪祠方向,那里灯火通明,仿佛一座永不沉睡的审判之庭。

他缓缓抬起手,从袖中取出那枚玉佩。

温润的玉面映着烛光,却透出一丝诡异的红晕,像是被什么看不见的东西点燃了。

他盯着它,良久未语。

风穿过窗棂,吹动案上奏折,也吹动了他心中那根紧绷了二十年的弦。

细微的一声,像是断裂,又像是松动。

第四百三十章你藏的那把火,早被她看见了(续)

风从昭雪祠外掠过碑林,卷起尘灰与残香,像是无数亡魂在低语中惊醒。

萧玄策立于“伪命碑”前,玄色龙袍被夜风鼓动如旗,背影孤峭如刀刻。

他凝视着那块昆仑寒玉,黄绸诏书早已封存其中,如同一段被钉死的历史——可他知道,有些东西,从来就没能真正封住。

那枚玉佩静静躺在掌心,温润依旧,却透出一丝诡谲的灼热,仿佛有血在玉石深处缓缓流动。

它是先帝遗物,是永昌八年冬夜乾清宫东暖阁密议的信物之一,更是篡改遗诏之人手中最后的护身符。

传说此玉能通天意、定国运,护大胤气脉不坠。

可如今,它竟在帝王手中发烫,似要焚尽执持者的命格。

内侍捧来火盆,铜铸三足,火焰幽蓝跳动,映得碑面光影浮动,宛如万千冤魂正自石中探头。

萧玄策指尖微颤。

不是惧怕火焰,而是惧怕火焰之后的真相。

若这玉一烧,江山会不会塌?

若这火一点,他这一生所依仗的“天命”,是否不过是一场延续百年的谎言?

他冷笑一声,声音轻得几乎被风吹散:“朕怕烧了它,才发现江山本就不该是朕的。”

话音未落,风骤起。

一道无形之力自碑林深处席卷而来,卷动火舌腾空三尺,直扑帝王掌心。

那玉佩竟自行离手,如被召唤,如归宿命,坠入烈焰之中!

刹那间,火光炸裂,金红交织,一团细若游丝的金线自熔化的玉中挣脱,缠绕火舌,盘旋而上,竟直冲碑心!

“嗡——”

整座昭雪祠猛然一震,仿佛地底有巨兽苏醒。

所有石碑同时发出低鸣,表面裂纹隐现,又迅速弥合。

而就在那一瞬,线清悄然现身于祠角阴影之中,素衣如雪,眸光冷彻。

她看着那道飞升的金丝,轻声道:“火已燃,罪不藏。”

金丝没入主碑,消失无踪。

当夜,冥途尽头,灰金色的虚影伫立于无边雾海。

那里没有时间,没有生死,唯有律法如星河垂落。

沈青梧的身影已近乎消散,只剩下一缕执念守序于边界。

她抬起手,指尖轻划虚空,判魂笔虽早已化作尘埃,但律文仍随她心意浮现——

“凡以‘天命’掩人罪者,其权自溃。”

九个字,如雷贯耳,响彻幽冥。

下一瞬,整座昭雪祠碑林齐震!

所有石碑背面竟凭空浮现出暗红色的姓名,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皆为历代以“奉天承运”之名行杀戮之事者。

他们的名字从未载入史册,却在此刻被律法追录,永世铭刻。

而在皇宫深处,萧玄策独坐御书房,窗外月色惨白。

他翻开新编《清明录》——这部由清明司纂修、首刊于今日的典籍,不再是歌功颂德的实录,而是一部以魂证案、以律断权的审判之书。

首页八字,墨迹如血:

“律起于火,终于光。”

他久久未语,终是合上书卷,低叹一声:“原来她要的不是改朝换代……是要把‘天命’烧干净。”

烛火摇曳,映照着他眼底翻涌的风暴。

那不是愤怒,也不是恐惧,而是一种近乎解脱的清醒。

可就在此时,殿外忽有急促脚步声逼近。

一名清明司暗卫跪伏于阶下,声音颤抖:

“禀陛下……昭雪祠地下灵脉……异动频生。”

“碑石渗血,香炉自燃,命丝图谱……出现反噬潮征兆。”

线清站在祠外高阶之上,指尖轻触地面命丝铜盘,命纹流转,图谱浮现。

她的神色,第一次有了裂痕。

因为那图谱中央,原本沉寂千年的地脉核心,正缓缓浮现出一个……不该存在的倒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