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我在后宫开冥途 > 第440章 皇帝跪的是碑,还是她

第440章 皇帝跪的是碑,还是她(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而她,正在某处看着。

不是作为女人,不是作为妃嫔,不是作为他曾拥有的任何人。

她是律。

是判。

是这世间唯一能让他跪下的存在。

指尖再度掠过腕间伤痕,萧玄策低声自语,如对虚空发誓:

“你以为设下规则就能困住我?”

“可你忘了——我才是那个,敢为你破例的人。”?

(续)

晨钟未响,紫宸殿前已鸦雀无声。

百官肃立,目光如针,聚焦于丹陛之上那道玄色身影。

萧玄策身披龙衮,冠冕垂旒,却无半分天子威仪——他缓步走下高阶,亲自捧起一卷黄帛,声落如铁:

“静言墙不拆,昭雪祠不闭。”

礼部尚书脸色骤变:“陛下!此墙聚怨通幽,乃前朝妖祀之遗,岂可留于宫禁中枢?帝王膝下有黄金,怎能日日跪对亡魂残魄——”

“朕跪的不是鬼神。”萧玄策抬眼,眸光冷冽如霜刃,“是律。”

一字落地,满庭俱寂。

他转身指向碑林深处,那一堵斑驳残墙——静言墙上,无数细小刻痕密布如蚁行,皆为冤死者临终前以指甲、血泪、断骨所书之名姓与冤情。

如今墙身不再渗血,夜无哀嚎,但每一道裂纹里,仍藏着百年积怨的余温。

“《清明司典制》即日起列为国法,与刑律并行。”他声音不高,却字字凿入人心,“凡涉宫闱命案,不论品级贵贱,皆由清明司立案稽查,查实者录名上墙,罪者削籍贬黜,重者凌迟祭魂。此非迷信,是赎。”

群臣震愕。这分明是将阴司审判纳入阳世法度!

更令人惊骇的是,他竟命人抬出一方新碑,就立在昭雪祠前。

碑石未刻一字,唯待君王亲题。

萧玄策执笔蘸墨,笔锋沉稳,力透纸背,写下六个大字:

罚出于罪,恕生于行。

墨迹未干,风起卷云,天边惊雷滚过,仿佛天地共证此誓。

百官终于明白——这不是妥协,是重构。

他不是屈服于亡魂,而是借沈青梧所立之“冥途秩序”,反手铸成新的皇权铁律。

以阴律束阳恶,以亡者制生权。

从此,后宫再无人能藏尸于暗,再无罪可遁形于光。

而这一切,始于那个早已不在的女人。

夜雨如织。

萧玄策再度踏足碑林。

青石路滑,雨水顺着龙袍下摆滴落,脚步却未曾停歇。

他不需要伞,也不需要随从。

他知道,有些人,只在独处时才会回应。

可当他走近静言墙,脚步忽顿。

碑前灯下,一双旧布鞋静静摆放着。

灰布面,粗麻底,鞋尖磨损,针脚歪斜——那是沈青梧初入后宫时穿的鞋。

当年她死后,衣物尽数焚毁,连一根发丝都不曾留下。

可此刻,它却完好无损地躺在那里,像一场跨越生死的等待。

他缓缓蹲下,指尖轻抚鞋面,动作近乎虔诚。

“你说不必等……”他的声音低得几乎被雨声吞没,“可你连鞋都留下了。”

话音落下,孤灯忽明。

灯油之中,水波荡漾,竟浮现出一幅画面——

十七岁的沈青梧,背着沉重尸袋,行于荒山野岭。

风雨交加,山路泥泞,她回头一笑,眉眼清冽如雪后初晴。

那时她还未入宫,还未知背叛为何物,还未签下那份以命换律的契约。

画面一闪即逝。

灯焰摇曳,恢复如常。

而远在冥途尽头,那根几乎熄灭的灰金丝线,忽然轻轻一颤,如同被谁拨动了心弦。

断言盘坐听律墙前,猛然睁眼。

“他跪的从来不是碑……”他喃喃,望向虚空,“是那个不肯信命的人。”

风穿长廊,微光流转,宛如呼吸。

三日后,守律花开至第七日。

线清整理沈青梧遗留下的最后一箱旧物,在箱底摸到一页空白纸笺。

纸面无字,唯有角落处,绘着一枚极小的符印——形似锁链缠绕命轮,古拙晦涩,不见于任何典籍。

她心头莫名一紧,翻遍《九幽遗录》《判官手札》《逆命图谱》,终在残卷夹页中寻得一行批注:

“逆命锁——改轨者留痕,破局者承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