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2 / 2)
几名差役捧着成堆的竹简税册鱼贯而入,竹简碰撞发出清脆声响。许衡目光如炬,微微扬起嘴角沉声道:查霍、赖、金三位大人家族去年缴纳的人丁赋税数目。
遵命!
算吏们立即翻动竹简开始核算,竹简哗啦作响。郡丞邹珂暗自心惊,已然猜到许衡的打算。
回禀大人,霍氏纳口赋七十四丁,算赋十二;赖氏六十九丁,算赋十九;韩氏......差役高声报数时,许衡正掰着手指默算,三人脸色越发难看。
待报数完毕,许衡露出天真无邪的表情问道:本官粗算下来,三家合计不过二百余丁。可方才城西斩首的随从家奴就有千余,未算本族亲眷。不知这多出来的数千人口,难道是今年新生的?
原来豪族常将依附的农户隐匿不报,与官府心照不宣。这些隐匿的赋税便转嫁给平民百姓,致使朝廷轻徭薄赋的政策形同虚设。这般隐秘的潜规则,今日竟被当众揭穿。
但许衡此刻偏要将此事挑明。
“三位既然不认这一千亡者为贼寇……好,那便算作你们的隐户!敢问三位,这千余隐匿之人加上数千家眷,何以在计簿中全无记载?藏匿如此多的人口,意欲何为?”
韩羟面颊痉挛,咬得牙关咯吱作响。
面对许衡的逼问,他心知任何辩解都站不住脚,只得硬着头皮道:“韩羟知罪,愿按郡署核验补交所欠算赋……”
许衡冷笑打断:“补赋?韩掾史怕是会错了意。许某奉重命南下长沙,莫非在尔等眼中,竟与乡间催税啬夫无异?”
话音未落,他突然厉喝:“典君!”
“在!”
炸雷般的应和声中,巨熊般的典韦踏进厅堂。
他立于许衡身侧,环顾满座豪强,目光所及之处,众人无不寒毛倒竖。
韩、赖、霍三族族长被这凶神气势所慑,面色惨白,喉结不自觉地上下滚动。
“将你今日西郊所见,一字不落道来。”
“诺!”
典韦声震屋瓦,众人耳中嗡嗡作响,气势又弱三分。
待其详述完毕,许衡目光如刀刺向三人:“西郊荒田系当年区星作乱时留下的无主之地。尔等一无官署批文,二无地契凭证,三无买卖文书,安敢强占?谁给的狗胆!”
赖旬**急了口不择言:“那是去年苏府君亲口许诺的,怎就不算我族之田?”
角落里的郡丞邹珂听见“苏代”二字,心头剧震——
糟了!这三条鱼已咬死钩了!
许衡唇角微扬,转向厅角一名不起眼的小书吏:“可记全了?”
那执笔少年,正是随叔父初至长沙的庞统。
(
庞统起身向许衡拱手道:师兄安心,字字分明,句句详实。
许衡微微颔首,向众人引见道:这位乃家师襄阳庞尚长侄儿,今日特来见证。
此话一出,席间顿起骚动。庞德公的族侄作见证?这位荆楚名士的话语在荆州士林举足轻重!
众人暗自揣测:许衡究竟意欲何为?
许衡转向刘磐:请兄长出示长沙郡守的任命诏书及印绶。
刘磐取出案上盖有长安相府官印的文书与天子诏令,手执象征两千石官秩的青绶。那三彩绶带在光下熠熠生辉,刺得豪强们睁不开眼。
可看真切了?许衡语气骤冷:此乃朝廷钦封的二千石太守。苏代不过是个僭号称尊的逆贼,如今已是满门诛灭!尔等竟尊其号令占田?必是逆党无疑!
霍嵩拍案而起:休得血口喷人!
许衡眯起双眼:尔等借逆贼之名强占民田,藏匿人口,私练兵甲,阻挠屯田。谋反罪证确凿,还想狡辩?
韩嵩气得浑身发抖。他虽惯于罗织罪名,却从未见过如此明目张胆构陷谋逆之事。
许衡询问庞统:可曾录完?
庞统答道:尽数记下。
甚好。烦请师尊将今日审讯文书抄送百份,传阅荆南四郡士族,让天下人都看看这三个汉室逆贼的真面目。
说罢转向邹珂:邹郡丞以为本官今日所断可还公允?
邹珂额角沁出冷汗,偷瞥着奋笔疾书的庞统。他心知每句话都将通过庞德公之口传遍荆楚士林——一字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他长呼一口气,郑重道:大人所言极是!这三人的确形迹可疑,应当立即收押,仔细审问!
第三卷宴无好宴
在长沙郡这二十三位属官中,邹珂资历最老,田产最广,门下私兵最多,更是个八面玲珑之人。
韩嵩、赖旬等人虽与他素有交情,但邹珂绝不愿为这几人赌上自己和全族的命运。
今**已然看清,这位南阳太守许衡与刘磐大不相同。此人驾临长沙,根本无意与地方豪强周旋妥协,而是要助刘磐彻底掌控长沙军政,摆脱各方掣肘。
有庞德公这位荆楚首屈一指的名士背书,即便荆南士族不愿亲近许衡,也绝不会与他为敌。
失去了士族支持的豪强,在足智多谋的许衡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邹珂彻底明白,自许衡踏足长沙那刻起,他们这些本地豪强还想在郡中呼风唤雨,简直是痴心妄想。
迟早要被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