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2 / 2)
“可恨!实在可恨!”
他咬牙切齿,面容扭曲,眼中似要喷出火来。
“三弟!你一向机敏,怎会中了刘备奸计?”
“审长史!你智谋过人,又如何被秦牧算计?”
“若你们未中离间计,不带大军回剧县,莒县怎会如此轻易失守!”
“三弟……唉!”
袁熙并非懦弱之人,此刻见机,顺势刺他一句。
袁尚勃然大怒,转头厉喝:“你什么意思?讥讽我无能,被刘备戏耍?”
袁熙被他一吼,顿时蔫了,干笑两声:“显甫误会,为兄岂敢?只是提醒你,刘备今非昔比,秦牧更是诡计多端,天下多少豪杰败于其手,连大哥都未能幸免。”
“若再小觑他们,必吃大亏!”
袁尚浑身一震,怒意骤消,取而代之的,是一阵寒意。
他怕了。
11月11日
刘玄德的目光竟让袁尚心头一颤。
正南先生,莒县陷落,如今该如何是好?
袁三公子强压慌乱,只得向审配问策。
审配捻须沉吟,缓缓道出:
莒县既失,徐州全境已归刘备所有。
若其挥师北上直取青州,剧县无险可凭,以我军现余兵力,根本无力固守。
北海、齐地、乐安等东部诸郡,恐怕都要拱手相让。
当务之急,唯有速速退守临淄,借淄水天险构筑防线,或可暂阻刘备兵锋。
只要能坚持到主公击退曹操亲率主力来援,届时方能转守为攻,一举击溃刘备!
袁尚沉默不语,握着剑柄的指节已然发白。
他素来自诩远胜兄长袁谭,此番接管青徐军团本欲建功立业。
岂料短短月余,不仅徐州易主,眼看半个青州也要不保。
这般惨败,世人怕是要说他连袁谭都不如。
颜面尽失…
三公子,当以大局为重!
审配看出少主心思,苦口劝谏。
袁尚闻言骤醒,终于狠狠一捶案几。
传令!全军即刻撤往临淄!
审配这才放下心来。
当日袁军尽弃淄东诸郡,两万残兵连夜退守临淄。
同时八百里加急赶往黎阳大营,再向袁绍告急求援!
……
冀州南境。
数万袁军踏着残雪,如丧家之犬般北撤。
踏冰渡河!
袁本初马鞭怒指众谋士:「尔等平日自比张良陈平,竟无人提醒本帅防备曹操踏冰之策!」
道旁,袁绍暂歇,又一次向众谋士诉苦。
逢纪、辛毗等人低头不语,面带愧色,不敢出声。
他们原以为黎阳城固若金汤,又有黄河天险可守。
背靠坚城,南临黄河,三万兵马足以阻曹操渡河。
谁知夏侯渊率一万曹军,竟从河内踏冰过河,向东经朝歌,直插黎阳后方。
袁绍君臣万万没想到,曹操会这样渡过黄河。
担心内黄粮草被焚,重演官渡之败,袁绍只得放弃黎阳,退守邺城。
曹操十万大军顺利渡河,占领黎阳。
如今并州兵马被马腾父子牵制。
幽州公孙瓒旧部鲜于辅又起兵**,占据渔阳、广阳二郡响应曹操。
黑山贼张燕也趁机下山,袭扰常山、中山诸郡。
眼下四面受敌,已无兵可调来邺城。
就这三万人马,你们说,该如何抵挡曹操十万大军?
袁绍面色铁青,将困局一一说出。
官渡惨败的恶果,此刻终于爆发。
当初手握二十万雄兵时,人人畏惧,不敢不服。
官渡一战,十万大军灰飞烟灭。
徐州失守,又折损七八万。
袁家百战精兵,几场大战下来,几乎耗尽。
兵败如山倒,谁还惧惮?
于是马腾父子、黑山贼、公孙瓒旧部这些势力,纷纷冒头。
主公,我以为眼下能调兵的,只有三公子那边。
以三公子之能,加上莒县险要,两万人马应能挡住刘备。
不如调一万人回邺城,稍解兵力不足。
逢纪小心建议道。
袁绍沉思良久,最终无奈摆手:
袁绍沉声道:“依你所言,速令尚儿调兵一万回援邺城。”
逢纪正欲传令,忽有快马飞驰而至。
“报!三公子急报!”
“臧霸、郭图违抗军令,擅自出战刘备,莒县陷落。”
“守军尽殁,臧、郭二人皆被刘备斩杀。”
“三公子已放弃东部诸郡,退守临淄,请求增援!”
袁绍如遭雷击,身形凝滞。
逢纪目瞪口呆,惊骇万分。
前一刻还指望袁尚分兵相助,转瞬之间青州局势竟已崩坏至此。
黎阳失守,曹操入侵冀州。
莒县沦陷,刘备攻入青州。
袁氏父子已**入绝境!
“逆子!你太让为父失望了!”袁绍仰**吼,“老天无眼!为何偏帮阉宦之后与贩履之徒!”
话音未落,袁绍口吐鲜血,轰然坠马。
“主公!”众将惊慌失措,乱作一团。
此时莒县城外,九万刘军正整装待发,剑指青州。
战报如雪片般传来,陈登在议事厅高声宣读最新军情:
袁尚放弃青州东部各城,将兵力全部龟缩至临淄,妄想凭借淄水天险顽抗到底。
冀州前线急报,曹军从河内郡踏冰渡河,直插袁绍后方。
袁绍被迫放弃黎阳,正退往邺城。
曹操十万大军全线渡河,正向邺城疾驰。
并州方向,我军已合围晋阳。
黑山张燕与鲜于辅同时起兵,在幽州和冀北掀起战火。
刘备听完战报,眉头深锁:曹贼在河北已是势如破竹。若不速取青州渡河,冀并幽三州恐尽归曹操所有。
秦牧眼中寒光一闪:这三州岂能让他独吞?是时候给曹阿瞒添点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