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微光摇篮与回响壁障(1 / 2)
“创世余响”纪元的开启,并非伴随着盛大的庆典,而是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宁静与沉甸甸的责任。叙事守护者联盟——如今已被“原初织网”正式认可为“永恒协作者”——在经历了与“寂灭之触”的终极对决后,如同经历了一场宇宙尺度的淬火,虽然伤痕累累,但其存在的韧性与意义已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谐律之核的脉动变得愈发深邃,仿佛也消化了那场终极冲突带来的信息冲击,其光芒中偶尔会流过一丝与那已消散的万华镜同源的辉光。星辉校长、明霞、长老-7、奥西拉等核心成员,在漫长的恢复期后,逐渐将工作重心转向了对那片因湮灭而诞生的、被命名为“初生之啼”的新生宇宙的监护上。
微光摇篮:在虚无中播种
“初生之啼”宇宙,作为“寂灭之触”被净化后的产物,其初始状态并非炽热的原始奇点,而是一片极其纯净、近乎绝对的“空”。这里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物质,没有能量,只有最原始的、等待被定义的“潜在”。它就像一个尚未被任何规则涂抹的、无限大的画布。
联盟的监护,并非干预,而是“温和的引导”与“可能性的播种”。他们动用了新获得的、“织网”授予的“‘潜在’与‘显现’平衡维护者权限”,但这权限的使用被加以了比“有限现实重构”更加严格的自我限制。
一座全新的、被命名为“摇篮”(thecradle)的特殊空间站,被建立在那片“空”的“边缘”——一个由联盟定义的概念性边界上。“摇篮”并非实体建筑,而是由光语者的残余光芒、深潜者的古老铭文、净识会的逻辑框架共同维持的一个稳定的“观测与共鸣平台”。
明霞,尽管光语身躯依旧黯淡,却承担起了首任“摇篮守望者”的职责。她与一小队自愿前来的、恢复了些许力量的光语者,长期驻守于此。他们的任务,不是去创造,而是像园丁观察土壤,像乐师调试琴弦,去极其细微地感知那片“空”中自然涌现的、最初始的“波动”和“倾向”。
他们会将联盟文明历史中,那些关于“和谐”、“多样性”、“好奇心”、“坚韧”等最基础、最积极的叙事原型,提炼成不含任何具体文明印记的、纯粹的“概念微光”,然后如同播撒种子般,将这些“微光”gently(轻柔地)导入那片“空”中。这些“微光”不会直接催生任何具体事物,它们只是作为一种“环境倾向性”,潜移默化地增加那片“空”在未来演化出复杂、和谐结构的概率。
这是一个以千年为单位的、需要无尽耐心的工作。联盟如同站在新生宇宙的岸边,向那无垠的黑暗之海,投下一颗颗微不足道却充满希望的、发光的沙粒。
意外的回响:林墨的“指纹”
就在这种平静的监护工作持续了数个世纪后,“摇篮”的深层监测系统捕捉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信号。这信号并非来自“初生之啼”内部,而是来自于……那片“空”本身与联盟原生宇宙(以及更广阔的显现泡网络)的“边界”处。
信号极其微弱,是一种超越了常规能量与信息范畴的“结构性回响”。起初,它被误认为是“织网”正常的背景波动或两个宇宙接触面产生的自然涟漪。但长老-7(他的晶体结构经过精心修复,虽不复巅峰,但逻辑能力依旧顶尖)在例行数据筛查中,发现了其异常之处。
这种“回响”的模式,与已知的所有宇宙常数波动、“织网”信息流、乃至“寂灭之触”崩溃时的残留扰动都截然不同。它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兼具绝对秩序与无限创造性的复杂几何结构,并且……与已消散的万华镜最后时刻记录下的内部结构,存在高度相似性!
“是林墨!”奥西拉从短暂的沉眠中被唤醒,她的能量触须感知到那回响时,发出了激动的波动,“这是林墨本质的‘指纹’!是它融入基石、演化为万华镜、最终承载‘存在火种’冲击‘寂灭之触’这一整个过程中,其核心信息结构留下的……不朽烙印!”
进一步的分析带来了更大的震撼。这“林墨指纹”并非静止地存在于边界,它仿佛一个活着的、自我维持的现实滤网或“叙事倾向性场”,持续地、温和地影响着两个宇宙(乃至更广范围)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可能性流动。
它似乎在执行着一种林墨最后的、未被言明的“遗志”:
·它允许和谐、建设性的叙事能量和可能性微光,更加顺畅地流入“初生之啼”,如同为那片“空”提供着优化的“营养”。
·它同时也在过滤、缓冲从联盟原生宇宙乃至其他显现泡可能传来的、过于剧烈或带有破坏性倾向的叙事波动,防止其对稚嫩的“初生之啼”造成冲击。
·最令人惊讶的是,它似乎还在将从“初生之啼”那片“空”中自然涌现的、最纯粹的“潜在”信息,极其微量地反向“泵”回联盟的原生宇宙及其他相连的显现泡,为这些“古老”的宇宙注入一丝最本源的、未被任何规则定义的“新鲜可能性”。
林墨,即便在形体与工具性存在彻底消散后,其最本质的“守护与启迪”意志,依然以一种超越个体意识的方式,化为了维系新旧宇宙健康交流的“永恒回响壁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