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请天下封疆大吏入京,观刑!(2 / 2)
从京城发出指令开始,传到地方,地方的人再开始动身,最晚需要十二日。”
朱高煦沉吟片刻,缓缓开口。
“通知下去,大明两个核心之地,另外乌斯藏指挥使司、朵干都司在内、奴儿干都司、东、西蒙古都司、火刺都司在内,其第一负责人,以及巡抚、按察使、巡察使,立即入京!
同时,国事院对上述两个核心之地的其他地方,重新改名,全部名为大明各省。”
王玉等人闻言,顿时一惊。
让这么多人,都是各地的最高官员来京城,这是要做什么?
王玉急声道:“皇上,不知让他们全部入京,是为何事?”
王玉格外的慎重,他知道朱高煦不会做什么荒唐事出来,但他又真有些担心,担心朱高煦一怒之下将这些人全部处理,那后续是要大乱子的。
其余人也纷纷看向朱高煦,这个动静,实在有些大了。
朱高煦看着一众人这么紧张,却是笑了。
“你们这个样子是做什么,害怕朕把他们都杀了?
朕叫他们来,只不过是方便给各地安排指标下发的事情罢了。
毕竟关乎各地官员升迁、保级、降职、查处等等大事,事关重大,必须得同他们聊过之后,才能制定针对于各地合适的指标吧。
朝廷,要讲究人性化,不能什么都一概而论,你们说是不是?”
听着这些,所有人心头都松了一口气。
只是这个目的,在他们看来倒是非常有必要。
毕竟这个指标的下发,关乎着各地的官吏,不先了解清楚各地的情况,这本是一个好政策,过后恐怕都会变味。
然而就在王玉等人放松下来之时,朱高煦接下来的一句话,却是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除此之外,也是让他们前来看看京城的官员,让他们亲眼看看,朝廷对那些蛀虫的处置。
唯有让他们亲眼看着那些人被刑场行刑,才能让他们的内心受到震慑。
你们说,是不是?”
朱高煦看着一众人目瞪口呆,倒吸一口凉气的样子,不在意的笑了。
这个想法,也是他刚刚才想到的。
毕竟这么好的机会,他可不想错过。
平日里想要将这些人全部聚集在一堂,可是有难度的。
而且有的人在偏远的地方做官太久了,恐怕已经忘了许多事情,如今朱高煦就是要帮他们回忆回忆。
或者说,让他们在京城有一个永生难忘的回忆。
说完,朱高煦随即看向林睿。
“行刑的时间,定在十三日后,届时所有人到来后,开始行刑。
记住了,要将刑场布置得好一些,大一些,不仅要让远道而来的封疆大吏们能够坐得下,还得让他们在最好的位置,可以看清是怎么行刑的。
最好的位置,一定要留给他们,要让他们能够看见犯人脸上的表情。
不过因为到时人可能会比较多,那就给每个人准备一副望远镜,想来这样,他们肯定能够看得清了。”
朱高煦都不由得感叹,他对这些人,还是有些仁慈了啊。
只是让这些人观刑而已,并不是对这些人用刑。
要是换成朱元璋或者朱棣来,这些官吏,起码得死个一二十万人吧?甚至更多?各地血流成河?
朱高煦不知道,但按照朱元璋对这种事情的零容忍度,以及朱元璋的处理办法,还是极有可能的。
朱元璋的初心,在朱高煦看来,其实是好的,朱元璋是真的想要改变大明的官场风气。
但朱元璋又想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身边的人也没法或者不敢给他在这种事情上出谋划策,朱元璋只能自己想。
想不到更好的法子,但又极为想解决,那么杀戮,自然就成了一个选择。
只是可惜,朱元璋即便杀了众多贪官污吏,最后终究只是震慑了一时,还是没有根本性的解决问题。
对比起朱元璋或者朱棣的法子而言,他确实可以称得上仁德了吧?
直到这时,王玉等人逐渐回过神。
但没有一人阻止朱高煦,这些人反而有些激动。
“请皇上放心,臣一定给他们留一个好位置,一定将刑场布置得好好的!”
林睿率先出声,言语之中甚至都带有些许激动。
其实对这些人,他们都很想劝朱高煦多杀一些,毕竟都是大明的蛀虫。
奈何朱高煦不愿,他们只得作罢。
作为在大汉过来的人,他们对这些人,可以说是深恶痛绝。
这也是大汉的优良风气,一直保留到现在。
而至于刚才的震惊,则是他们都没有想到这个法子,一时被惊到了。
回过神来,没有一个是不支持的。
王玉紧随其后出声道:“皇上,臣稍后就派人全面通报,让他们以最短的时间回京!”
朱高煦点点头,随即看向王玉。
“刚才说的指标之事,国事院要放在心上。
这段时间,你们也要去更加充分的了解各地的情况。
到时也不能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唯有了解清楚之后,才能更好的下发指标。
既要有难度,但又不会让人看不到完成指标的希望,其中的度,一定要做好把控。”
“是,臣知道了。”
朱高煦又叮嘱了一会,随即让王玉等人退了下去。
待王玉几人离开后,朱高煦将目光看向于谦。
“于谦,接下来军机处的任务,除了要做好之前定下来的那些事务,还有一件事,必须要抓紧了。
那就是各地的卫所,要尽快摸清楚情况。
后面朝廷的大军制度,会全面实行募兵制,军士按月领响,军户也会逐渐取消。
各地的卫所,有没有各级军官欺压普通军户,兼并军户田地,以及吃空饷等等,都要尽快查实。
朕也不指望全部查出来,但一定要将典型查出。
唯有先收心,全面核实丁册后,才能开始后续的动作,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