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条约(1 / 2)
就在复兴根据地打击部队完成打击任务后返航时,北部战区的钢铁洪流,以超越太约和韩军预期的速度,撕裂了本就摇摇欲坠的防线。
在绝对的数量优势和蓄谋已久的战术配合下,北方的军团如同热刀切黄油般向南推进。
溃散的太约驻军(主要是阿三部队)和棒子军队,充分展现了。
“撤退转进其疾如风,迂回包抄其徐如林,劫掠钱财侵略如火,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传统艺能”,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纵深防御。
阿三部队在转进途中展现出惊人的机动性,每次转进跑得比任何一只友军都快,每次都是将友军护在身前。
棒子则在败退过程中,不忘“搜集”沿途民间财物,充实私囊,而对侧翼告急的求援视若无睹,只顾一退再退,丢弃了大量重装备和阵地,狼狈地向南收缩。
北部战区前线总指挥部,一名肩章上缀着将星的中年男子,站在巨大的电子沙盘前。他面容刚毅,正是此次闪电战的主要指挥将领,陈岩。
沙盘上,代表北部战区军的红色箭头已经深入半岛南部,将蓝色的敌军主力分割、包围,最终挤压至以釜山为核心的狭窄区域内。
一名通讯参谋快步走来,递上一份刚解译的电文。
陈岩接过,目光迅速扫过。
电文详细通报了复兴根据地对霓虹本土发起的军事行动的过程与结果:多枚战术核武器对霓虹关键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打击,彻底瘫痪其战争潜力,以及对东京等地的毁灭性场景描述。
指挥室内一时间落针可闻,只有电子设备运行的微弱嗡鸣。
所有看到或听到电文内容的高级军官们,脸上都写满了震撼。
他们亲身经历了高强度的现代化战争,深知其中的艰难。
但复兴根据地展现出的力量,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理解的范畴。
“隔着广阔大洋,以绝对精准和决绝的姿态、将一个军事同盟的核心如同路边一条随意踢死……”
一位负责后勤的将军喃喃道,“这需要的不仅仅是强大的海空军,更是对核力量毫不犹豫的运用决心,以及对生化威胁的极端反制手段……太可怕了。”
另一位参谋接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关键是,他们似乎完全不受旧时代国际舆论和道德枷锁的束缚。这种行事风格……霸道,高效,不留余地。”
陈岩缓缓将电文放在沙盘边缘,目光重新投向代表釜山包围圈的那片区域。
他沉默了片刻,才对身边的副官低声说道:“通知各攻击集群,总攻准备提前。敌军士气已崩,正是彻底解决半岛问题的最佳时机。”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仿佛自言自语,又仿佛是说给身边几位心腹听:“复兴根据地……拥有如此力量,却并非我们的敌人,实属万幸。”
“但愿……我们永远不会在战场上兵戎相见。”
那话语中,带着一丝庆幸,更带着一种深沉的警醒与忌惮。
他们此刻虽然在半岛高歌猛进,但内心深处都明白,在复兴根据地那遮天蔽日的战略投送能力和毁天灭地的终极武力面前,自己的胜利显得如此“局部”和“传统”。
最终总攻的命令下达前,陈岩走到了前线通讯器前,接通了面向被困釜山地区的敌军广播频道。
他的声音通过扩音器,回荡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带着一种冰冷的、充满历史嘲讽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