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血染的退路(1 / 2)
一九四二年三月二十七日,破晓前的寒意如同冰冷的匕首,刺透藏南无名山谷的每一个缝隙。黛和丹增,连同十余名忠诚的藏族武士,藏身于一片风蚀严重的嶙峋怪石之后,所有人的呼吸都在稀薄的空气中凝成白雾,随即被凛冽的山风撕碎。远处,雪线之上,数个黑影正以非人的敏捷沿着陡峭的冰壁移动,他们身着与环境融为一体的雪地迷彩,装备着带有“创世纪”衔尾蛇标记的奇特器械,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鬣狗,死死咬住了这支疲惫队伍的踪迹。
“他们推进的速度很快,乌金贝隆。”丹增压低声音,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深刻的皱纹在晨曦微光中如同刀刻。他手中紧握着一柄装饰着牦牛角与绿松石的老式火铳,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周围的地形。“我们携带的给养和弹药,撑不过下一次遭遇战。必须立刻决定:是退往海拔更高的‘鹰喙崖’据险死守,还是冒险穿越下方的‘亡魂谷’,尝试甩掉他们。”
“鹰喙崖易守难攻,但也是绝地。”黛的声音因疲惫而沙哑,但思路异常清晰,她脑海中飞速闪过“账房”沈文渊教导过的地形分析原则,“一旦被围,我们就是瓮中之鳖。‘亡魂谷’地形复杂,磁场异常,传闻有去无回,但也是唯一可能摆脱追踪,为……为那些牺牲争取到意义的机会。”她下意识地摸了摸怀中,那里只剩下玄武令碎裂后残留的粉末,以及那本看似空白的《伏尼契手稿》。
就在这时,一名负责断后的年轻武士洛桑,连滚带爬地冲进石阵,肩头一片殷红,鲜血浸透了他破旧的羊皮袄。“他们……他们有一种会飞的‘铁眼睛’!”他喘息着,脸上带着未散的惊骇,“能看到石头后面!扎西他们……为了拦住它……”他没再说下去,但那双充血的眼睛里写满了同伴惨死的景象。
抉择:生存与道义的撕扯
丹增的脸色瞬间铁青。他沉默地撕下自己内衬的干净布条,为洛桑紧急包扎,动作沉稳,但微微颤抖的手指暴露了他内心的波澜。他看向黛,目光沉重:“乌金贝隆,‘亡魂谷’不仅是地形险恶。我们的先祖传言,那里是古代战场的遗迹,徘徊着不肯安息的‘赞’(藏文化中的厉鬼)。更重要的是……谷中有一条隐秘的小径,据说能通往山外,但需要……需要活祭,才能平息守护谷口的‘神灵’之怒。”
活祭?黛的心猛地一沉。用同伴的生命换取逃生的机会?这与她所坚守的一切背道而驰。她想起了白鸽,想起了那些为了守护文明火种而自愿赴死的战友,他们的牺牲是为了“生”的希望,而非如此赤裸裸的、残忍的交换。
“没有别的路了吗?”她声音干涩地问。
丹增缓缓摇头,眼中是深不见底的悲哀:“这是我们世代守护的秘密之一,也是最后的禁忌。祖先告诫,非到族裔存亡之际,绝不可启用此路。如今……”他望向逐渐被晨曦染亮的雪山,那里,“创世纪”追兵的身影越来越清晰,“或许就是了。”
断后:以身为薪,点燃烽火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僵持时刻,受伤的洛桑却突然挣扎着站了起来。这个平时沉默寡言、脸上还带着高原红的年轻人,此刻眼中却燃烧着一种近乎神圣的火焰。“头人,乌金贝隆,”他因失血而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憨厚却决绝的笑容,“让我去吧。扎西是我最好的兄弟,他走了,我不能让他孤单。而且……我的伤,会拖累大家。”
“不行!”黛脱口而出,她无法接受这样的牺牲。
洛桑却坚定地摇了摇头,他看向丹增:“头人,记得您教过我们,《格萨尔王传》里说,‘雄鹰愿为蓝天折翅,骏马愿为草原断蹄。’我不是雄鹰,也不是骏马,但我愿意为部落的明天,为乌金贝隆带来的希望,去做那该做的事。”他又转向黛,眼神清澈,“乌金贝隆,您带着‘世界的书’,您比我们所有人的命加起来都重要。请带着它,走出去。”
说完,他不等回应,猛地抓起身边一包开山用的炸药,对着其他几名眼神同样决绝的武士吼了一声古老的战号,便义无反顾地冲出了石阵,向着追兵方向迎去。他的身影在崎岖的山石间跳跃,故意暴露自己,吸引着那些“铁眼睛”和追兵的火力。
丹增死死抓住黛的手臂,阻止了她想要冲出去的举动。老守护者的脸上老泪纵横,但他咬紧牙关,从喉咙里发出低吼:“走!别让洛桑的血白流!”
爆炸声接二连三地响起,在山谷间回荡,凄厉而悲壮。每一声响,都像一记重锤,敲在黛的心上。她被丹增和剩下的武士拖着,踉跄着冲向那条被迷雾笼罩的“亡魂谷”入口。
穿越:亡魂谷中的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