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沪上奕 > 第247章 未寄出的信

第247章 未寄出的信(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地脉网络被短暂激活所带来的精神共鸣如潮水般退去,历史影像的碎片也随之消散,纯白的“静滞之间”恢复了令人窒息的绝对寂静。然而,某种根本性的东西已经改变了。陈垣不再感到自己是一个孤立的囚徒,他与脚下星球那古老脉搏之间,建立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微弱却真实的连接。欧阳寰宇那掌控一切的声音也消失了,仿佛那来自集体意识深处的“残响”也对其造成了某种干扰或震慑。

禁锢着他的无形力场虽然依旧存在,但其稳定性明显下降了,不时传来细微的、电流过载般的滋滋声和难以察觉的抖动。陈垣尝试活动手指,发现虽然依旧艰难,但已不再是完全无法移动。老王的牺牲,如同一柄沉重而炽热的铁锤,砸碎了敌人看似无懈可击的防御外壳,也砸开了他心中因欧阳寰宇那套“理性专制”理论而产生的冰层。悲恸化为了更加坚硬的决心。

就在他全力感知着力场弱点,试图寻找脱困契机时,身侧原本光滑无缝的墙壁,突然发出一声极其轻微的“咔哒”声,一道细若发丝的缝隙无声无息地开启,一个扁平的、银灰色的金属匣子被某种内部机制缓缓推送出来,随后缝隙悄然闭合,仿佛从未存在过。

陈垣心中警铃大作。是陷阱?还是……

他谨慎地等待了片刻,没有任何异常发生。他凝聚起刚刚恢复的些许力气,艰难地挪动身体,用尚能有限活动的手指,勾过了那个金属匣子。匣子触手冰凉,表面没有任何标识或锁孔,只在中央有一个微凹的掌印区域。

是生物识别?陈垣迟疑了一下,将自己的手掌按了上去。

匣子内部传来一阵几乎听不见的机括运转声,盖板如同花瓣般向四周滑开,露出了里面的东西——不是武器,不是工具,而是一叠略微发黄、保存完好的信纸,最上面一页,是父亲陈远道那熟悉而工整的字迹。

这并非父亲留给他的那封绝笔信。这笔迹看起来更早些,墨水的颜色也有些许差异。陈垣的心脏猛地一跳,一种难以言喻的预感攫住了他。他小心翼翼地拿起那叠信纸,借着室内均匀而无情的光线,阅读起来。

“文渊吾友:

见字如面。

当你读到这封信时,想必我已不在人世。有些话,当面难言,唯有付诸笔端,托付于你,亦是托付于未来。”

开篇的称呼就让陈垣屏住了呼吸。这是父亲写给李文渊的信!一封……从未寄出,或者说,以某种特殊方式留存下来的信?

“垣儿近日又问起我关于《水经注》中地脉走向与他所学物理力学之矛盾,我照旧以‘古人观测有限’搪塞过去。看着他眼中那未被世俗答案玷污的求知光芒,我心中既感欣慰,又充满难以言说的沉重。你我皆知,那光芒所指向的,并非一条平坦的求知之路,而是一片布满荆棘与迷雾的雷区。”

信中的日期,大约是十年前,陈垣正值少年,对世界充满懵懂的好奇。父亲的字里行间,充满了作为一个普通父亲的忧虑与一个“引导者”的挣扎。

“你多次劝我,应将部分真相告知于他,让他有所准备。我何尝不想?然每念及‘归一者’之手段,想起家父(陈垣的祖父)当年因暗中抄录一份被列为‘禁忌’的明末手稿而莫名‘病故’的旧事,我便不寒而栗。守护知识是使命,但作为一个父亲,保护孩子更是天性。这天性与使命的撕扯,日夜煎熬着我。”

这一段揭示了更深的家族隐秘!陈垣的祖父,竟然也间接因守护知识而殒命!父亲那深入骨髓的沉默与谨慎,原来并非天性,而是由鲜血和恐惧铸就的烙印。这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解释了陈远道为何选择成为“引导者”而非正式的守卷人——他试图在履行使命和保护家人之间,找到一个几乎不可能的平衡点。

“我利用工程测绘之便,对周边疑似‘地脉节点’进行的秘密研究,近来似乎引起了某些‘异常’关注。单位里出现了陌生的‘技术顾问’,对我经手的数据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兴趣。我不知这是否是巧合,但直觉告诉我,阴影正在逼近。”

“文渊,我将所有原始数据与初步分析结论,备份于一枚特制存储盘中,藏于家中老地方。若我遭遇不测,而你认为垣儿已足够成熟,足以承担这份重量,请在他需要时,以你的方式引导他找到它。若……若他终究能避开这漩涡,平安度过一生,则让这一切随我永埋尘土,亦是幸事。”

读到此处,陈垣已然明白,李文渊老师正是在父亲“遭遇不测”(很可能并非真正的意外)之后,遵循了这封信中的嘱托,一步步将自己引导至《融通笔记》面前,踏上了守卷人之途。父亲这封未寄出的信,成了连接两代守护者、决定他命运的关键枢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