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日晖计划”全貌猜想:军事同盟?(2 / 2)
·一份被多次涂改、最终废弃的早期方案草稿中,出现了“信息熵减”、“意识场稳定锚”、“变量消除协议”等与防御外星人完全无关、却与“黛”的心理学报告中提到的“抗拒熵增”、“追求静态完美”理念惊人吻合的术语。
猜想三:文明级别的“选择性”保存?
最令人不安的,是分析师对几位模糊处理的“日晖计划”核心参与者进行的心理动机推演。这些站在人类权力与智力金字塔顶端的精英,其行为模式显示出一种混合了极度理性、生存恐惧与……某种近乎神性的、冷酷的“抉择”欲望。他们似乎相信,面对某种无法抗拒的、可能导致文明彻底湮灭的终极危机(不一定是外星人,可能是某种宇宙物理规律变化、或无法控制的科技失控),唯一的生存之道,不是抗争,而是“封装”。
·恐怖的推论:
·“日晖计划”的真正目的,可能并非保护地球上所有的人类和文明形态,而是在灾难来临前,利用地脉网络的庞大能量,构建一个巨大的“文明保险库”,将经过“筛选”的、符合他们定义的“纯净”、“有序”、“有价值”的知识、基因库以及少数“合格”的人类意识,强行封存起来,进入某种停滞状态,以待未来某个“安全”的时刻重启。
·而这个“筛选”标准,无疑会排除掉他们视为“混乱”、“冗余”、“危险”的一切——这包括了大部分自由发展的知识、不受控制的思想、乃至……绝大多数“不合格”的普通人类。这本质上是一种文明级别的、冷静到极致的“弃保”策略。
李琟将这份沉重的档案推到陈垣面前,他的脸色在屏幕冷光的映照下显得异常严峻:“看明白了吗?我们面对的,可能不仅仅是‘归一者’的思想专制,也不仅仅是‘黛’的美学凝固。现在,又加上了这个‘日晖计划’——一个由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推动的、旨在面对某种未知终极威胁时,进行‘文明断尾求生’的、冷酷到极致的生存主义工程。”
陈垣感到一阵眩晕。信息的重量几乎要将他压垮。如果“日晖计划”的真相是如此,那么它和“归一者”、“窃据者”的目标,在某种层面上,竟然达成了可怕的、螺旋上升的一致性——都以“保护”为名,行“控制”、“筛选”甚至“毁灭”之实。只不过,“日晖计划”的尺度更大,手段更绝对,披着的是“文明存续”这层更难以驳斥的外衣。
“他们……他们要封存的,是活生生的、正在呼吸的世界!是所有的可能性!”陈垣的声音因愤怒和难以置信而颤抖。
“在他们看来,充满‘可能性’的世界,就是充满‘风险’的世界。”李琟的声音冰冷如铁,“为了确保‘种子’的绝对安全,他们不惜将整个‘田野’都付之一炬,或者……永久冻结。”
陈垣想起《道德经》中的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的本意是天地无私,无所偏爱。但此刻,他感到的是一种被扭曲的理解——这些自诩为文明守护者的精英,似乎试图模仿天地的“不仁”,以一种超越人性的、冰冷的“理性”,来决定何者该生,何者该被舍弃。
“我们必须阻止他们。”陈垣的拳头不由自主地握紧,指甲深深陷入掌心,“无论是‘窃据者’的凝固,还是‘日晖计划’的封存,都是在谋杀文明的未来!”
“阻止?”李琟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凭我们?对抗可能是整个人类精英阶层和庞大国家机器的联合意志?更何况,他们行动的驱动力,是某种我们尚未完全了解的、足以让他们认为必须采取如此极端措施的‘终极威胁’。”
他指向屏幕上北欧冰川的坐标:“或许,答案的一部分,就藏在那里。‘日晖计划’的技术可能与‘窃据者’同源,而‘黛’,可能就是理解这一切,甚至可能是理解那个‘终极威胁’的关键。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是……足以颠覆他们所有计划的‘真相’。”
密室内,空气仿佛凝固。一边是追求绝对静止的古老存在,一边是试图封存文明以应对未知灾难的现代联盟。陈垣和李琟,如同站在两个巨大漩涡交错的中心,脚下的立足之地,正在急剧缩小。
前方的道路,布满了比冰川更寒冷的谜团,比深渊更黑暗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