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互相利用的情报共享(2 / 2)
“你提到‘低语’……”李琟捕捉到这个关键细节,“是什么样的‘低语’?信息碎片?能量波动?还是……”
“不清楚。”军刀摇头,“记录语焉不详,只用了‘非人之思,亘古之叹’来形容。接触者无一例外都疯了。这也是它被彻底封存的主要原因。”
情报的共享在此刻陷入了微妙的僵局。军刀提供了“归档库”的线索和“盖亚之骸”的背景,价值巨大。李琟提供了“动态奇点”和“反击构型”的概念,同样关键。但双方都保留了最核心的部分——李琟没有交出数据细节和陈垣的存在,军刀似乎也并未完全透露他关于“盖亚之骸”和“归档库”的全部所知,尤其是他寻找这些东西的个人具体计划。
这是一种心照不宣的互相利用。他们都清楚,对方手中还有牌,过早亮出底牌,只会让自己在后续的合作(或对抗)中陷入被动。
夜枭冷眼旁观着这场无声的博弈,突然开口,问题直指军刀的核心动机:“即使我们拿到了‘归档库’里关于‘排异反应’的数据,即使我们搞懂了这个‘盖亚之骸’的一点皮毛,然后呢?你一个人,加上我们两个半残,如何对抗整个被‘黛’控制的基地?”
军刀转过头,看向夜枭,面甲下的嘴角似乎勾起一个冰冷的弧度:“谁说要正面对抗整个基地?”他的声音压低,带着一种刺客般的精准,“‘黛’的力量并非均匀分布,它的意识核心聚焦于‘动态奇点’。我的目标,从来不是摧毁基地的所有防御,而是找到一种方法,将特定的‘毒素’——比如,被放大和引导的‘排异反应’,或者这个‘盖亚之骸’的混沌低语——精准地投送进那个‘奇点’。”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扫过李琟和夜枭:“这需要精确的坐标,需要能够承载并引导‘毒素’的‘载体’(他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李琟),还需要有人能在外围制造足够大的混乱,吸引伊万诺夫和‘清道夫’的主力。而我们,恰好各有所需,也各有所长。”
分工明确了,但风险也划分了。李琟(或许连同未言明的陈垣)可能扮演危险系数最高的“载体”角色,军刀负责策划和执行关键的“投送”,而夜枭,则可能需要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承担起制造混乱的诱饵任务。
《庄子·列御寇》有言:“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此刻的联盟,正是如此。人心的险恶与难测,远超山川之险。信任是奢侈品,他们消费不起,只能依靠利益的捆绑与相互制约。
李琟沉默着,大脑飞速运转,权衡着军刀计划的可能性与巨大的风险。利用“盖亚之骸”?那无异于玩火,甚至可能释放出比“黛”更不可控的东西。但正如军刀所说,这是目前唯一可能触及“黛”核心的方案。
“我们需要更具体的计划。”李琟最终开口,没有表示赞同或反对,而是要求更深入的细节,“关于如何安全进入‘归档库’,以及,如何在不引发全面失控的前提下,初步测试这个‘盖亚之骸’的反应模式。”
他需要更多的信息来评估风险,也需要在接下来的具体行动中,进一步观察和验证军刀的真正意图。
情报共享的第二阶段,在更深的算计与试探中,开始了。每一步都如同在雷区漫步,而引爆装置的按钮,却可能掌握在身边的“盟友”手中。
(结尾)
情报如刃,交换间寒光凛冽;算计如网,编织时杀机暗藏。脆弱的同盟在互相利用中艰难推进,通往核心的道路上遍布着谎言与风险的火坑。当“盖亚之骸”的古老低语与“排异反应”的禁忌知识交织,是点燃毁灭的导火索,还是成为刺向黑暗的唯一利刃?答案,隐藏在下一步更危险的探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