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华懋饭店的可能性激增(2 / 2)
“……‘普罗米修斯之火’项目已确认失控,样本‘黛’表现出不可控的寄生与篡改能力……我们试图引导的‘排异反应’研究被强行终止,所有数据将被封存……意识到危险的同仁们,在此留下最后的火种……验证密钥,并非个人的生物特征,而是……项目启动之初,全体核心成员在‘奠基之石’上留下的……生命印记共鸣……地点……在华懋……顶层……‘星空之间’……”
影像到此戛然而止,仿佛耗尽了最后一丝残存的能量。
信息量巨大!密钥并非某个具体研究员的生物特征,而是所有核心成员共同留下的“生命印记共鸣”!而地点,就在这“华懋饭店”的顶层,“星空之间”!
“生命印记共鸣……”李琟喃喃自语,大脑飞速运转,“这是一种基于灵魂波长或深层意识共振的验证技术,远比单纯的生物特征更复杂、更难以伪造!它需要同时模拟所有核心成员的生命印记频率……”
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些研究员早已不知所踪,甚至可能早已被“黛”清除,如何去模拟他们的生命印记?
绝望再次笼罩。
然而,李琟的目光却再次投向了那扇残破的木门,以及门后深邃的黑暗。一个更加大胆、甚至堪称疯狂的猜想在他脑中形成。
“或许……我们不需要‘模拟’。”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决然,“那些研究员,他们选择将‘后门’设在这里,设在这个未被完全同化的‘华懋饭店’残骸内,难道仅仅是因为这里隐蔽吗?”
他看向夜枭,眼中闪烁着洞察的光芒:“《道德经》有云:‘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这个‘华懋饭店’的残骸,这个‘无’的、被遗忘的空间,它本身,是否就承载着那些研究员们想要保留的、某种共同的‘记忆’或‘印记’?比如……这座建筑本身的情感共鸣,或者,在那个‘星空之间’里,存在着能够引导或激发那种‘生命印记共鸣’的……某种环境场?”
这个想法跳出了常规的逻辑框架,将希望寄托于玄乎其玄的“环境场”和“集体记忆”。但在目前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这似乎是唯一能抓住的稻草。
“顶层……‘星空之间’……”夜枭重复着这个词,强撑着几乎要闭合的眼皮,“我们必须……上去……”
目标再次明确,但前路依旧未卜。他们需要在这片被遗忘的饭店残骸中,找到通往顶层的路径,并寄希望于李琟那关于“环境场”的疯狂猜想能够成立。
“华懋饭店”这个意外出现的名字,不仅没有带来歧路,反而让通往“归档库”的路径可能性急剧增加,同时也将最终的谜题,引向了一个更加诡异而充满象征意义的层面。
(结尾)
历史的回响于废墟中荡漾,被遗忘之名指引出迷途。希望的钥匙并非冰冷的数据,而是寄托于往昔魂灵与建筑记忆的共鸣。探索者们踏入时空的夹缝,追寻着那虚无缥缈的“星空之间”,最终的答案,或许就隐藏在这旧日残骸的低语与星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