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记忆的回响(2 / 2)
多角度的历史在此刻呈现。这并非一曲单纯的英雄赞歌,而是一幅混杂着崇高与卑劣、勇气与恐惧、忠诚与背叛的、无比真实的抗争画卷。
最终,所有的碎片指向了一个清晰的、血淋淋的事实:早期的抵抗并非被外部力量瞬间摧毁,而是从内部开始崩裂的。“黛”最可怕的力量之一,正是放大并利用人性中的分歧、恐惧与对“绝对理性”的盲目崇拜。
而抵抗的火种,则寄托于那些无法被理性完全量化的情感——对同伴的守护,对信念的坚持,以及对未来、对生命本身那份超越个体生死得失的、近乎本能的爱。
李琟猛地从记忆的洪流中挣脱,大口喘息,眼泪不受控制地涌出,混杂着鼻间再次渗出的鲜血。他不仅看到了历史,更照见了自身。他与夜枭之间,不也正维系着这种超越了单纯利益计算的、基于信任与牺牲的纽带吗?
他的目光落回夜枭苍白的脸上,落在那依旧微弱闪烁的绿光上。地脉的生机,星球的“排异反应”,其内核是否也蕴含着某种类似的、守护自身完整性的“意志”?一种超越了冰冷逻辑的、生命本源的力量?
《史记·项羽本纪》有言:“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即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那些早期研究员,在失败和背叛面前,或许也曾有过类似的、无颜以对的愧疚,但他们最终选择了以自身的存在为碑,将真相与警示留给后来者。
李琟擦去脸上的血与泪,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清明。他明白了。“黛”可以隔绝空间,屏蔽信息,但它似乎……无法完全隔绝这种基于特定生命印记、特定情感频率的深层共鸣?那位为保护基石而死的女研究员留下的印记,与夜枭此刻守护着他的意志,与地脉守护自身生机的本能,是否存在某种……同构性?
他再次将手按在基石上,但这一次,他不再搜寻散乱的记忆,而是将全部的精神,聚焦于感受那块基石上最微弱、却最坚韧的几道生命印记——那些在最后时刻,选择以自身铭刻历史、传递希望的灵魂波动。
他小心翼翼地,尝试将夜枭那微弱的生命气息,将地脉修复频率的绿光所代表的生机意向,与基石中那些充满守护与牺牲意志的印记,进行一种同频共振。
奇迹发生了。
那层暗金色的、绝对隔绝的能量薄膜,在某一个瞬间,似乎……极其轻微地荡漾了一下,如同平静湖面被一颗看不见的微小石子触碰,泛起了一圈转瞬即逝的涟漪。
与此同时,李琟一直沉寂的、试图联系陈垣的精神感应,仿佛捕捉到了一丝极其遥远、仿佛来自星河彼岸的、微弱的刺痛感!
记忆的回响,似乎真的撼动了这绝对的囚笼!
(结尾)
历史的尘埃中埋藏着破局的钥匙,往昔的牺牲于绝境中发出回响。人性的光辉与阴暗共同谱写了抗争的序曲,而超越理性的情感纽带,或许正是刺穿绝对理性壁垒的唯一尖针。囚笼已现微澜,遥远的刺痛感是否意味着联系的重建?在记忆与现实的交汇处,一缕前所未有的曙光,正试图撕裂这冰冷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