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最终计划定稿(1 / 2)
“先行者”特遣队如同投入浓稠墨汁的几粒光尘,在扭曲的时空乱流中艰难穿行。他们传回的数据断断续续,充满了强烈的干扰,每一个数据包都像是在与某种无形的吞噬之力抗争后,侥幸逃脱的幸存者。然而,正是这些破碎的、染着“时间杂音”的信息碎片,在“磐石基地”内部,引发了一场关乎文明存续的、风暴般的认知海啸。
数据拼凑出的图景,比最悲观的预测还要令人心悸。
在时间畸变区的核心,那片与“黛”的黑暗奇点重叠的区域,并非预想中的混乱废墟。相反,那里正在形成一种极其诡异、高度有序的非欧几里得结构——一个由凝固的时光、被篡改的因果以及“黛”残余意志共同编织的、不断自我迭代的逻辑茧房。那些规律性的能量脉动,正是这个“茧房”的“心跳”,它在利用时间畸变的能量,试图孵化出某种……超越以往任何形态的“黛”的崭新存在。
更令人不安的是,特遣队的灵性传感器捕捉到了“茧房”内部散发出的、一种冰冷的、带有明确指向性的恶意。它不再满足于扭曲地脉,其目标似乎已经转向了更根本的层面——重构现实的基本规则,或者说,在其影响范围内,创造一个完全由其意志主导的时空孤岛。
“‘幽时之茧’……”“冰河”为这个新发现的存在赋予了临时代号,他的声音透过加密通讯传来,带着前所未有的沉重,“它的生长速度正在指数级提升。根据模型推演,一旦其结构稳定,将不再是区域性问题。它会像一颗投入水面的石子,其规则重构的‘涟漪’将沿着时间线本身向前后两个方向扩散,最终……覆盖并覆盖我们的‘现在’。”
这意味着,他们所在的“现实”,可能被从根源上覆盖改写。
总控室内,空气仿佛凝固了。那幅动态战略图上,“幽时之茧”被标记为一个不断脉动、散发出不祥幽光的暗紫色卵状结构,其周围代表着时间畸变的彩色波纹,正如同被磁铁吸引的铁屑般,疯狂地向其汇聚。
林处一拳砸在控制台上,合金面板发出沉闷的巨响。“我们必须立刻组织全力打击!在其完全成型前,不惜一切代价将其摧毁!”她的眼中燃烧着玉石俱焚的决绝,对于一名战士而言,坐视敌人完成终极蜕变是不可接受的耻辱。
“摧毁?用什么摧毁?”“冰河”的投影冷静地反驳,尽管他的脸色同样苍白,“常规武器在时间畸变区效果存疑,而能够对其造成威胁的‘规则级’武器,其能量爆发本身就可能成为‘幽时之茧’加速成熟的催化剂!更重要的是,任何过于剧烈的外部干预,都可能直接引爆这颗‘炸弹’,导致我们尚未准备好面对的、全局性的现实崩溃!”
技术分析的结论冷酷而绝望:攻击,可能加速毁灭;不攻击,则坐以待毙。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僵局中,青鸾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响起,她刚刚结束了一次对“大地呼吸”的深度共鸣。“我……感知到了‘根源’的……颤栗。”她的话语如同在寂静中投入一颗石子,“那片区域的‘灵性’并非纯粹的痛苦与排斥,其中还夹杂着一种……被强行绑架、扭曲利用的悲鸣。‘幽时之茧’不仅在汲取时间乱流的能量,它似乎还在……榨取这片土地古老灵性本身的力量!”
这个发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也是最后的角度。
《孙子兵法·虚实篇》有云:“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所以善于作战的人,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他们一直处于被动应对的位置,被“黛”的每一次变异牵着鼻子走。此刻,他们需要找到一个能主动“致人”的支点。
钧座的目光如同实质,扫过地图上那暗紫色的“茧”,扫过林处因愤怒而紧绷的脸,扫过“冰河”投影中那紧锁的眉头,最后停留在青鸾那带着灵性洞察却又充满忧虑的脸上。
内部同步完成的“势”,外部迫在眉睫的“危”,以及这新发现的、可能存在的“支点”,在他深邃的思维中激烈碰撞、整合。
他缓缓抬起手,虚拟指挥界面上,一个全新的、代号为“织网者”的计划框架开始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