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丹心传承·姜雨桐(尾声)(2 / 2)
姜雨桐静静地坐在上方,目光平静地观察着每一个人的动作、神态,甚至呼吸的频率。她不看他们最终处理成品的品相,只看过程。
她看到,一个面容稚嫩的少年,动作并不快,但极其专注,每一次下刀都仿佛经过深思熟虑,对待那平凡的草药,如同对待绝世珍品。
她看到,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少女,在不小心弄破一片叶子后,没有急躁,而是轻轻叹了口气,更加小心地继续。
她也看到,有人眼神飘忽,不断偷瞄旁人,试图模仿所谓“正确”的方法;有人满头大汗,只因担心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一个时辰很快过去。
姜雨桐没有立刻评判,而是让所有学徒将处理好的凝血草留在托盘上,然后退到一旁等待。
她走下主位,缓步穿行在数百个托盘之间。偶尔,她会停下脚步,指尖轻轻捻起一片被处理得格外干净、甚至能感受到处理者注入其中的一丝温和耐心的凝血草叶片,微微点头。对于那些虽然品相完好,但处理过程中显得浮躁、功利的,她只是淡淡掠过。
最终,她回到了主位,宣布了结果。被选中的,并非全是那些将草药处理得最“完美”的人,更多的是那些在过程中展现出耐心、细致、专注以及对草木本身抱有敬畏之心的少年少女。
落选者中有人不解,有人失落。
姜雨桐看着他们,声音依旧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丹道之基,在于心。对草木无诚,对过程无敬,纵有天赋,终难登堂入室。今日尔等所历,望谨记于心。”
入选者欢欣鼓舞,落选者若有所思。
夜幕降临,丹霞峰恢复了宁静。
姜雨桐回到了自己位于峰顶深处的静室。这里布置得素雅简洁,一面是巨大的琉璃窗,可望见漫天星斗与山下丹霄阁的万家灯火,另一面则是直抵屋顶的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丹药典籍、玉简,其中不乏许多纸张已然泛黄的古旧笔记。
她在书案前坐下,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本以某种妖兽皮鞣制而成的厚重笔记本,封面上没有任何字样,但边缘已被摩挲得光滑。轻轻翻开,里面是赵小白早年留下的、关于一些上古丹方的推演笔记,笔迹时而工整,时而狂放,夹杂着许多天马行空的设想与失败的记录。旁边,还有药尘以魂力烙印下的一些精要批注。
她并非单纯阅读,而是手持一支细细的“灵犀笔”,在一旁的空白处,以一种清秀工整的字迹,添上自己的理解、验证过程、以及基于现有药材的改良思路。
【“师兄此处以猛火急催,想法大胆,然‘龙血枝’性烈,恐损‘月华露’灵性,若以‘三转柔水诀’先行调和,或可两全……”】
【“药老所言极是,此丹关窍在于‘阴阳相济’,徒有形而无神,则丹成下品。当以神念引导,模拟周天循环……”】
灯光下,她的侧影柔和,眼神专注而温柔,又带着属于丹师的执着与坚定。她的修为提升,并非依赖于闭关苦修或丹药堆砌,更多是在这日复一日对丹道的深耕与钻研中,心境自然沉淀,灵力随之水涨船高。
不知过了多久,她合上笔记,轻轻置于案头。起身走到静室一角的一座小型丹炉旁。这并非用于炼制高阶丹药,而是她平日练习控火、温养心神之用。
她点燃炉火,看着那橘黄色的火焰在炉膛内静静燃烧,跳跃,散发出温暖的光。
火焰的光芒映在她清澈的眼眸中,仿佛也点燃了某种传承的星火。
她望着那稳定而充满生机的火焰,唇角泛起一丝温柔而满足的弧度,轻声自语,声音低得如同梦呓,却充满了力量:
“师兄,你看到了吗?你点燃的火种,正在一代代传递下去。”
丹炉中的火焰,仿佛回应般,轻轻摇曳了一下,继续静静地燃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