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丹方补全(1 / 2)
拍卖会结束后,赵小白并未急于离开天枢城。他在租住的丙级洞府内,又续租了五年。对外宣称是为了巩固修为,消化拍卖所得,实则是将全部心神,都沉浸在了那枚残破的玉简与浩瀚的《药神典》之中。
洞府内,隔绝阵法全力开启,光线恒定柔和。赵小白盘膝坐在蒲团上,身前悬浮着两物:左边是那枚暗黄色的“太乙清灵丹”残卷玉简,光晕黯淡,透着岁月的沧桑与残缺的遗憾;右边则是神识海中《药神典》凝聚出的金色虚影,光芒流转,蕴含着他目前所能解读的全部丹道至高奥义。
数年光阴,对于凡人而言漫长,对闭关的化神修士来说,却不过是弹指一瞬。
这数年里,赵小白几乎足不出户。他先是花费了数月时间,小心翼翼地将那朵“乾蓝冰焰”成功炼化。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冰火相冲的本质让他的经脉数次承受了撕裂与冻结的双重痛苦,若非他根基扎实,元婴稳固,又有《药神典》中记载的几种调和异火的秘术,恐怕早已遭受重创。
最终,当他丹田内原本炽热的丹火核心中,稳定地跳跃起一缕深邃的蓝色火苗时,一股冰寒与灼热完美交融的奇异力量流淌全身。他的丹火品质发生了质的飞跃,颜色变成了淡淡的青蓝之色,被他命名为“冰焰丹火”。操控此火炼丹,不仅对火候的掌控更加精细入微,对于某些需要极致低温淬炼或冰火相济的丹药,更是有着意想不到的奇效。
初步掌握冰焰丹火后,赵小白便立刻将全部精力投注到“太乙清灵丹”残卷的破解与补全之上。
这无疑是一项极其艰巨的工程。
残卷玉简内,信息支离破碎。开篇的总纲还算完整,阐述了“太乙清灵丹”乃是引“太乙先天一炁”,洗涤修士神魂杂质,使其回归清灵本初状态,从而更容易感应并契合天地法则的玄妙道理。这理念与当今主流丹药粗暴提升神识之力或强行冲击瓶颈的路数截然不同,更注重“悟”与“融”,格调高出不止一筹,也让赵小白心驰神往。
然而,具体的丹方部分,缺失了近三成。缺失的并非边角料,恰恰是关键处:
其一,主药“虚空花”仅有名称,其形态、药性、生长环境、采摘手法、如何处理,一概缺失。光是这一味主药的空白,就足以让九成九的丹师望而却步。
其二,辅药记载缺失了五种,现存记载的辅药中,也有三种只提了名称,用量模糊。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炼制法决缺失了大半。从药材投放顺序、火候转换的微妙时机,到最后成丹时的收丹印诀,几乎是一片空白。仅凭总纲那玄之又玄的描述,根本无法指导实际炼制。
“难怪百闻阁将其定性为残卷,起拍价如此之低……这几乎就是一张废纸。”赵小白初时也不免感到一阵无力。但他很快振作起来,目光投向了神识海中那部包罗万象的《药神典》。
《药神典》并非一部简单的丹方合集,它更是一部阐述丹道本质、天地至理的百科全书。其中不仅有无数完整丹方,更有对万千药材从本源到应用的极致剖析,以及对各种炼丹手法、能量运转规律的深刻解读。
赵小白决定双管齐下。
一方面,他凭借《药神典》中“万药图鉴”部分,开始大海捞针般地搜寻与“虚空”属性相关的灵药记载。他不再拘泥于“虚空花”这个名称,而是追寻其可能代表的“蕴含空间之力”、“介于虚实之间”、“能沟通天地桥梁”等本质特性。
这个过程枯燥而漫长。他心神沉入《药神典》,无数药材的影像、信息如浩瀚星河般流过。他需要逐一辨识、分析、推演。期间,他排除了数百种看似相关实则不符的灵药,如“空冥石乳”虽蕴空间之力但属性过于刚猛霸道,“幻心草”能沟通虚实却偏向迷幻神魂……
直到第三年,一篇关于“界灵藤”的记载引起了他的注意。“界灵藤”,生于位面壁垒薄弱之处或某些即将崩灭的小世界边缘,其花呈半透明状,花瓣上有天然空间纹路,绽放时能短暂沟通虚实,引动一丝微弱的界源之力……其描述的特性,与“太乙清灵丹”总纲中提到的“引太乙先天一炁”(界源之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不谋而合!
“是了!‘虚空花’很可能指的就是‘界灵藤’的花!”赵小白心中豁然开朗。虽然不能百分百确定,但这是他目前找到的最可能、也最合理的替代品。他继续深挖,找到了关于“界灵藤”的采摘须知(需以玉器盛放,不可沾染金铁之气)、初步处理方法(以无根之水浸泡三昼夜,取其灵韵)等关键信息。主药的难题,看到了解决的曙光。
另一方面,对于缺失的辅药和炼制法决,赵小白采用了逆向推演与正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