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君夺臣妻之朕偏要她 > 第168章 各方反应

第168章 各方反应(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紫禁城西路的慈宁宫,永远笼罩着一股历经三朝、看尽风云的沉静与庄重。午后暖阳透过雕花窗棂,在光洁的金砖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安神定气的檀香气息。

太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孝庄)斜倚在暖炕的引枕上,身上盖着柔软的锦被,虽已年迈,眼神却依旧清明睿智,带着洞悉世事的通透。苏麻喇姑轻手轻脚地在一旁伺候着茶水。

这时,心腹太监躬身进来,低声将今日乾清宫西暖阁内,十五阿哥胤祚一番惊人言论,以及皇帝与众臣反应的详情,细细禀报了一番。

殿内静默了片刻。

太皇太后原本微阖的眼眸缓缓睁开,那双看尽了太宗、世祖,又辅佐当今皇上直至亲政的眼中,先是掠过一丝极淡的讶异,随即,如同冰雪消融后涌出的暖泉,层层漾开的是难以掩饰的欣慰与喜悦。

她嘴角慢慢扬起一个舒缓的弧度,轻轻叹道:“好……好一个祚哥儿!”

苏麻喇姑在一旁也听得心惊,见太皇太后如此开怀,忙笑着凑趣:“奴婢听着,也觉得不可思议。六岁的娃娃,竟能把漕运那么大的事儿,说得头头是道,连李中堂、马中堂那样的人物都心服口服。这可真是……天佑大清,降此麟儿啊!”

太皇太后微微颔首,目光望向窗外湛蓝的天空,仿佛透过时光,看到了更深远的地方。她语气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感慨:“玄烨(康熙)小时候,也是这般早慧,懂事得让人心疼。可他那时……肩上担子太重,身边危机四伏,难得有祚儿这般,能在父母羽翼下,从容展露天资的福气。”

她顿了顿,语气转为更深沉的满意:“舒云那孩子,是个有福的,也是个会教养的。她自身品性端凝,坚韧聪慧,生下的孩子也这般出众。玄烨能得她为后,是玄烨的福气,也是我爱新觉罗家的福气。”

她想起当初玄烨执意要迎娶已是和离之身的舒云入宫,甚至力排众议立为皇后,前朝后宫并非没有微词。

如今看来,玄烨的眼光,确实毒辣。赫舍里·舒云不仅稳住了后宫,更诞育了如此出色的子嗣,其家族弟侄也皆是可用之才,这门姻亲,结得值!

“皇帝如今,想必是高兴坏了吧?”太皇太后含笑问道。

太监忙回话:“回太皇太后,正是呢!听闻皇上当时虽面上沉稳,但眼里的骄傲藏都藏不住,事后还单独留十五阿哥说了好一会儿话,搂着阿哥很是激动。梁公公说,皇上吩咐了,要将十五阿哥今日所言详细记录,存档备查,并着李中堂他们按此思路去办理漕运事宜呢!”

“嗯。”太皇太后满意地点头,“就该如此。孩子有见识,就要鼓励,更要让他知道,一言一行关乎国计民生,需得慎重。玄烨这样做,很好。”

她沉吟片刻,对苏麻喇姑吩咐道:“去,把我库里那套前朝留下的、上好的松烟墨和澄心堂纸找出来,还有那方小小的、刻着‘格物致知’的田黄石印章,赏给祚哥儿。告诉他,曾祖母听了他的见解,很是欣慰,望他戒骄戒躁,继续用心读书明理。”

这赏赐看似寻常,却寓意深远。笔墨纸砚是勉励学业,“格物致知”四字更是对胤祚思路的肯定与期许,远比赏赐金银珠宝更显用心。

“嗻。”苏麻喇姑领命,立刻去操办。

太皇太后又想了想,补充道:“再去坤宁宫传个话,告诉皇后,她把祚儿教养得很好,哀家心里高兴,让她得空带着祚儿和明珠一起来慈宁宫坐坐,哀家也想看看曾孙辈们。”

这道口谕,无疑是对舒云作为母亲和皇后地位的又一次有力肯定。消息传到坤宁宫时,舒云正接着弟弟容安夫人马佳·萱儿递进来的请安牌子,闻听太皇太后如此赞赏,心中亦是暖流涌动,与有荣焉。

她知道,儿子今日的表现,不仅巩固了玄烨的偏爱,更赢得了宫中这位定海神针般的长辈的认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