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十四阿哥成婚(1 / 2)
恂贝勒府内,胤禵很快便从宫中心腹太监那里得知了母后对郭络罗氏一事的处置。他听完,面上并无太多波澜,只淡淡应了一声:“知道了。”
他本就对那落水女子无甚好感,甚至因其拙劣的算计而心生厌烦。母后如此处置,既全了皇家颜面,未将事情闹大影响他的名声,又狠狠惩戒了那等心思不正之人,还绝了对方攀附高枝的妄想,可谓一举数得。
他心中非但没有丝毫不忍,反而对母后的果决与维护感到一阵暖意。母后总是这样,看似温柔似水,但在保护他们这些孩子时,从不缺乏雷霆手段。
坤宁宫内,舒云与玄烨的商议也接近尾声。
经过赏花宴的观察、暗中查访品性,以及综合考虑家世、教养,帝后二人最终将目光锁定在都统、承恩公石文炳之女,瓜尔佳·知瑜身上。
此女出身满洲着姓大族,家风清正,其父兄皆在朝中担任要职,却并非张扬跋扈之家。探听来的消息皆言此女性情端方柔嘉,通晓诗书,明理懂事,且容貌清丽,正是舒云心中理想的儿媳人选,其家世也能为胤禵带来稳固的助力。
玄烨对此人选亦颇为满意,点头道:“石文炳家教甚严,瓜尔佳氏素有贤名,此女堪为禵儿良配。”
大事既定,舒云心头一块石头落地,脸上露出真切的笑容。
数日后,一道明黄的皇后懿旨颁至都统石文炳府上,正式册封其女瓜尔佳·知瑜为恂贝勒胤禵之嫡福晋,择吉日完婚。
旨意一下,石文炳府上顿时一片欢腾。能尚皇十四子,且是深受帝后宠爱的恂贝勒,无疑是天大的荣耀。瓜尔佳·知瑜接了旨意,心中虽有些待嫁少女的羞涩与忐忑,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谨慎。
她早已听闻恂贝勒年少有为,品貌出众,能得此姻缘,自是欢喜。
紧接着,皇后娘娘的赏赐也如流水般抬入了石府。除了按制应有的聘礼之外,舒云又以私人的名义,额外添了许多贵重的头面首饰、绫罗绸缎,甚至还有几匣子难得的古籍和上好的文房四宝,其丰厚与用心程度,远超寻常,明显带着对未来儿媳的看重与补偿之意补偿那尚未入门,便已定下的侍妾一事。
舒云还特意召了瓜尔佳夫人入宫说话,态度温和,言语间透露出对知瑜的满意,也略微提点了那郭络罗氏之事,言明那侍妾不足为虑,待大婚后方能入门,且一切规矩皆由嫡福晋定夺,让未来亲家放心。
瓜尔佳夫人是个明白人,深知皇后娘娘此举已是极大的抬举和安抚,连忙表态:“娘娘厚爱,臣妇与小女感激不尽。娘娘放心,小女必当恪守妇道,尽心侍奉贝勒爷,打理府务,绝不敢有负娘娘期望。”
回到府中,瓜尔佳夫人来到女儿房中,见知瑜正对着一支皇后赏赐的赤金点翠步摇出神,知她心中或许对那未曾谋面却已存在的侍妾有些芥蒂,便柔声劝慰道:“我的儿,皇后娘娘待你如此看重,赏赐丰厚,亲自提点,这便是最大的体面。那郭络罗氏之事,娘娘已处置得当,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侍妾,将来入门后,是圆是扁,还不是由你拿捏?你且记住,你是皇上和皇后娘娘钦点的嫡福晋,是贝勒府名正言顺的女主人,只要持身以正,待贝勒爷以诚,将府中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谁也越不过你去。切莫因那等上不得台面的人事,扰了心神,失了气度。”
知瑜听着母亲的教诲,看着眼前璀璨的赏赐,心中渐渐安定下来。她向母亲郑重行礼:“女儿明白了。定不负皇恩,不负父母养育,亦……不负贝勒爷。”
她深知,这场婚姻背后是帝后的期许与家族的荣辱,而她,必将以嫡福晋的尊荣与气度,去面对未来的一切,包括那个费尽心机却只挣得侍妾名分的女子。
月余已过
吉日良辰,恂贝勒府张灯结彩,红绸高挂,宾客盈门,喧闹非凡。这场大婚不仅是皇十四子的喜事,更因帝后双双亲临主持,而显得格外不同,荣耀至极,引得京城上下瞩目。
玄烨与舒云均着吉服,玄烨龙袍衮服,威仪天成;舒云凤冠霞帔,雍容华贵。帝后并肩坐于贝勒府正厅的主位之上,接受新人跪拜。此举无疑向所有宗室朝臣宣告了他们对胤禵这个儿子的重视与疼爱。
吉时到,鼓乐喧天。
身着贝勒吉服的胤禵,英挺不凡,面容虽沉稳,眼底却难掩成家立业的喜悦与一丝紧张。他手持红绸,另一端,牵着凤冠霞帔、盖着大红盖头的新娘瓜尔佳·知瑜,缓缓步入喜堂。